问题 | 探监的资格要求是什么? |
释义 | 探监需符合条件,包括主体条件、证件条件和时间条件。近亲属如夫妻、父母、子女和同胞兄弟姊妹可获批准探监。监狱出狱流程规定,罪犯服刑期满后应按期释放并办理户籍登记。罪犯在监狱服刑期间可以与他人通信,但信件须经监狱检查。罪犯可会见亲属、监护人。刑事诉讼法中,当事人指被害人、自诉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被告,近亲属指夫妻、父母、子女和同胞兄弟姊妹。 法律分析 一、探监须符合以下条件: 1、主体条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第48条的规定,只有罪犯的亲属和监护人才能行使探监权。 2、证件条件。各监狱要求在探监时,出示以下证件: (1)身分证件(包括身份证、临时身份证、户口本、户籍证明、军官证、士兵证等); (2)当地街道办事处、居委会、村委会出具的相关证明。 3、时间条件。这一条件规定只有的规定的探监日,才能探监。但现在的做法一般是,除法定的节假日外,其余的时间均可探监。 4、探监要具备下列条件:探望人是罪犯的亲属、监护人;经监狱等执行机关批准;并且在指定的时间和场所内进行探望;近亲属包括夫妻、父母、子女、和同胞的兄弟姊妹。 二、监狱出狱流程 根据我国《监狱法》第三十五条规定,罪犯服刑期满,监狱应当按期释放并发给释放证明书。第三十六条,罪犯释放后,公安机关凭释放证明书办理户籍登记。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第四十七条 罪犯在服刑期间可以与他人通信,但是来往信件应当经过监狱检查。监狱发现有碍罪犯改造内容的信件,可以扣留。罪犯写给监狱的上级机关和司法机关的信件,不受检查。 第四十八条罪犯在监狱服刑期间,按照规定,可以会见亲属、监护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八条 本法下列用语的含意是: (二)“当事人”是指被害人、自诉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和被告人; (六)“近亲属”是指夫、妻、父、母、子、女、同胞兄弟姊妹。 结语 探监须符合条件,包括主体条件、证件条件和时间条件。探望人必须是罪犯的亲属或监护人,并在指定时间和场所内进行探望。监狱出狱流程规定罪犯服刑期满后应按时释放并发放释放证明书,然后公安机关进行户籍登记。在服刑期间,罪犯可以与他人通信,但信件需经过监狱检查。罪犯可以会见亲属和监护人。根据刑事诉讼法,近亲属指夫妻、父母、子女和同胞的兄弟姊妹。以上是探监和监狱出狱的相关规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20修订):第二章 家庭保护 第二十一条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使未满八周岁或者由于身体、心理原因需要特别照顾的未成年人处于无人看护状态,或者将其交由无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患有严重传染性疾病或者其他不适宜的人员临时照护。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使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脱离监护单独生活。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二章 家庭赡养与扶养 第二十五条 禁止对老年人实施家庭暴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20修订):第二章 家庭保护 第十五条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学习家庭教育知识,接受家庭教育指导,创造良好、和睦、文明的家庭环境。 共同生活的其他成年家庭成员应当协助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抚养、教育和保护未成年人。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