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在行业中挂靠证书合法吗? |
释义 | 证书挂靠是一种行为,指的是持证人将自己的资质证书挂靠到企业名下的行为。这种行为在某些情况下是合法的,但政府不提倡。证书挂靠的注意事项包括:挂证不挂章,合同签定周期,付款方式,定金,挂靠费,社保另算,初始注册与转注册,证书使用的范围,约满退证,续聘等。 法律分析 证书挂靠是一种行为,指的是在某些情况下,持证人(尤其是全国注册证书)与用证单位达成协议注册成功后,注册证(职称证)由用证单位保管,个人可合理借用后返还(如考试等);执业印章由个人保管,单位可合理借用后返还。 证书挂靠,是指个人将自己的资质证书挂靠到企业名下的行为;若挂靠人为企业员工,则企业名正言顺地运用证书;若不是,挂靠人一般都会要求企业支付一定的费用。 二、证书挂靠对象是谁,合法吗? 企业资质EnterpriseQalifications,就是企业在从事某种行业经营中,应具有的资格以及与此资格相适应的质量等级标准。企业资质包括企业的人员素质、技术及管理水平、工程设备、资金及效益情况、承包经营能力和建设业绩等。 有很多行业是不需要资质的,但也有很多行业比如建筑,若没有取得资质证书,就算拥有再多的注册资金,也不能承接施工。企业需要承接更大的工程,就需要升级企业资质,就催生了证书挂靠这个行业。 其实此类行为,政府是不提倡的;换句话说,证书挂靠是不合法的,所签的协议不受法律保护,但协议并不是全没有作用的,有此挂靠行为的朋友还是要签协议或合同较妥。 三、证书挂靠的注意事项 1、挂证不挂章:一般而言由中介推荐人才的挂靠单位为“资质升级”、“资质换证”、“保资质”的企事业单位,持证人(尤其是全国注册证书)与用证单位达成协议注册成功后,注册证(职称证)由用证单位保管,个人可合理借用后返还(如考试、升级等);注册章由个人保管,单位可合理借用后返还。 2、合同签定周期:正常情况下按注册类证书的执业周期来定(如:建造师三年,造价师四年,结构师三年,建筑师两年等),企业和个人可将自身的情况告知相关挂靠顾问,并做相应的调整;职称证挂靠基本上是一年一签; 3、付款方式:据2009年的成交数据统计,一年一付的企业占80%;注册成功后按合同签定周期一次性付清的占15%;月付季付或半年一付的占5%; 4、关于定金:有些企业也称之为“预付款“,单位与持证人签定协议以后,持证人将单位注册所需资料(含原件)邮寄或直接送到用证单位;用证单位收到持证人的相关资料及证件原件应该支付相应的定金,注册成功后转为挂靠费;如因持证人个人原因注册不成功,持证人应该将定金退还用证单位,用证单位在收到持证人已退还的定金后三个工作日内将原件返还持证人。 5、关于挂靠费:任何注册证挂靠、职称证挂靠、资格证挂靠等持证人所取得的挂靠费均为“税后”价格。 6、费用全报销:异地挂靠者,如需持证人到用证单位所在地所产生的差旅费、住宿费、误工费、等由用证单位全全报销;合同期间的注册证书继续教育费、培训费由用证单位负责。 7、多证合一:持证人拥有多本证书者,需挂靠于同一单位(国家规定),付款方式不等于多证的总合,单位以使用证件的有效性支付挂靠费,能用几本证付几本证的挂靠费。 8、不参与投标:人才证书挂靠的证书一般仅用于企业升级资质,资质换证或保级,不用于招投标或挂项目,不参与审图等工作,如确实需要,则按项目费用另算。 9、社保另算:除证书挂靠费用外,根据当地人事部门政策,企业有可能需要为持证人缴纳社保等费用,此费用不计在证书挂靠费之内。 10、初始注册与转注册:初始证为刚通过的资格证,注册新单位对企业而言注册流程相对繁琐,审批时间也比较久,但不会涉及第三家单位的转出手续,HR工作时间上可以控制;而转注册证书的审批时间只要初始证的一半,同时转注持证人对证书挂靠市场行情的把握度较高,基于这两方面原因,初始注册的挂靠费用一般会低于转注册的挂靠费用,(建议:新考出初始证持证人,建议尽快升级为转注册证书,先找个单位注册,不要在乎第一次的费用)。 11、证书使用的范围:仅限于甲方公司企业资质就位、年检及主管部门检查需要等。 12、约满退证:为避免协议期满后持证人证书能顺利取回,一般在协议签订之后,用证单位应提前为持证人开好协议期满后的退工单(即解聘证明)和职业道德证明,或提前一到三个月开好;如持证人要转注册,用证单位应该开出同意转出单。 13、续聘:聘用期满,双方有意签订续聘合同时,具体条件由双方另行商议。 14、寻企业方式:如果自己或朋友身边没有太多的资源,可以委托国内正规咨询机构进行挂靠,这样也许会较容易挂出去;或者还可以在网上发帖寻找,但这样就要看个人的运气了,因为这种方式企业回复率较低。 拓展延伸 证书挂靠是指将一个企业的证书与另一个企业或个人绑定,以提高其信誉度或资质等级。然而,这种行为并不一定合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的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进行网络运营、买卖网络虚拟货币、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等网络服务,必须依法取得相应的许可或备案。而证书挂靠属于网络服务范畴,因此必须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另外,《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也对证书挂靠行为进行了规定。该法明确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通过网络从事非法经营、虚假交易等活动。如果企业或个人通过证书挂靠等手段进行虚假交易,将面临罚款、吊销营业执照等行政处罚。 因此,从法律角度来看,证书挂靠并不合法。企业或个人应当遵守相关法律法规,避免进行证书挂靠等违法行为,以维护网络安全和市场秩序。 结语 证书挂靠是一种行为,指的是在某些情况下,持证人(尤其是全国注册证书)与用证单位达成协议注册成功后,注册证由用证单位保管,个人可合理借用后返还(如考试等);执业印章由个人保管,单位可合理借用后返还。企业资质包括企业的人员素质、技术及管理水平、工程设备、资金及效益情况、承包经营能力和建设业绩等。证书挂靠是不合法的,但所签的协议仍然有作用。证书挂靠的注意事项包括:挂证不挂章,合同签定周期,付款方式,定金,挂靠费,社保另算,初始注册与转注册,证书使用的范围,约满退证,续聘,寻企业方式等。 法律依据 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1998-10-25)\t第一条\t为了规范民办非企业单位的登记管理,保障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制定本条例。 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1998-10-25)\t第二十九条\t登记管理机关、业务主管单位的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1998-10-25)\t第十四条\t民办非企业单位凭登记证书申请刻制印章,开立银行帐户。民办非企业单位应当将印章式样、银行帐号报登记管理机关备案。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