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法律分析:当抵押物发生不可抗力事件,如被盗或毁灭时,借款人和贷款人的权利义务会受到影响。根据我国《民法典》相关规定,对于不可抗力事件,应当根据合同约定或者按照法律规定处理。 法律依据: 1.《民法典》第一百七十六条:出借人有权要求借款人提供担保,借款人可以提供抵押物作为担保。 2.《民法典》第一百七十八条:抵押物受到损害的,贷款人可以要求出借人承担维修、保管费用等必要费用。 3.《民法典》第一百八十二条:因不可抗力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可以部分或者全部免除民事责任。 因此,借款人和贷款人应当根据合同约定协商解决,如合同中存在不可抗力条款,则应当按照合同约定处理;如果合同中没有相关约定,则应当根据合同条款和法律规定协商解决。如果借款人因不可抗力事件无法履行债务,贷款人应当给予合理的宽限期和协商解决的机会,确保双方权益得到保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