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行政诉讼是否可以异地诉讼
释义
    行政诉讼的管辖:一般是由最开始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的法院管辖,经过复议的,也可以由复议机关所在地法院管辖;对限制人身自由不服的案件,可以由被告或者原告所在地的人民法院进行管辖;对涉及不动产提起的诉讼,案件由不动产所在地的人民法院进行管辖。因此行政诉讼是否可以异地起诉,是要具体的案件情况的,有些案件是需要在异地起诉的。
    一、去哪个法院起诉房产纠纷
    当事人因房地产纠纷,需要向人民法院起诉的,应当向该房地产所在地的人民法院起诉。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明确规定,房地产诉讼,在民事诉讼的案件管辖中属于专属管辖。专属管辖是一种特殊的地域管辖。其特殊性表现为凡属专属管辖的案件,即不允许其他同级人民法院管辖。
    法律之所以规定房地产案件要由房地产所在地的人民法院管辖,主要是因为:
    1、房地产是不动产,无法移动,这类诉讼讼不能由被告住所的人民法院管辖,也不能由原告住所的人民法院管辖,只能由标的物所在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2、房地产案件由房地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为当事人参加诉讼提供了便利的条件,这样既便于原告起诉和举证,也方便了被告答辩和反诉。
    3、房地产案件由房地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可以方便人民法院对案件的审理。这样既便于人民法院及时收集、核实各种证据和查明案件事实,同时也便于人民法院对生效裁判的执行。
    二、借债不还起诉的流程
    (一)按照我国法律的规定,“打官司”的请求不要超过一定期限,即在诉讼时效期间之内主张。否则,即使当事人再有理,法院也不能判当事人胜诉。一般民事诉讼时效是两年,此外还有一些特殊时效规定。行政案件的起诉时效从当事人知道或应该知道行政机关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以3个月为限。
    (二)原告是与案件有直接利害关系或是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公民、法人、其他组织。
    (三)有明确的被告。
    (四)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五)案件属于受诉人民法院的管辖范围。
    法院对各类案件的管辖范围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首先,法院对案件的管辖必须遵循一定的地域原则。民事案件一般由被告住所地法院管辖,但也有其他不少和特殊情况,当事人也可以参阅《民事诉讼法》第二章第二节的有关规定。行政案件的地域管辖相对简单一些,行政案件由最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和行政机关所在地法院管辖;复议改变原行政行为的,也可由复议机关所在地法院管辖;对限制人身自由和行政措施提起的诉讼,原被告所在地法院都可以管辖;因不动产提起的诉讼,由不动产所在地法院管辖。其次,法院对案件的管辖还要遵循级别管辖的规定。
    (六)应向法院递交诉状及相应的证据材料。
    1、诉状
    诉状在诉讼中处于相当重要的地位,它是法官最先接触到的反映案情的材料,也是被告答辩的依据。诉状没有严格的格式,只要包含当事人基本情况、诉讼请求、事实及理由四个部分即可。当事人是公民的,基本情况要写清楚原被告的姓名、性别、年龄、住址、联系电话;当事人是单位的,应写明单位名称、地址、联系电话、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姓名等足以辨别其身份的要点。诉讼请求是整个诉讼活动“运转”的中轴,法官的审判活动围绕诉讼请求的具体事项展开,没有提到的请求法院不会审理。
    2、举证要求。
    当事人起诉应当提供下列证据:
    (1)证明民事法律关系据以发生、变更、消灭等事实的证据和确定债权债务数额的证据,如合同、协议、债权文书(借条、欠条等)、收发货凭证、往来信函等。
    行政行政案件应提交行政机关的处理决定书、处罚决定书经行政复议机关复议的复议决定书、被行政处理行为的过程证据材料,以及证明收到上述决定书日期的证据。
    (2)证明当事人诉讼主体资格的证据:证明诉讼主体资格的材料如居民身份证、户口本、护照、港澳同胞回乡证、结婚证等证据的原件和复印件;企业单位作为诉讼主体应提交营业执照或商业登记证等材料的原件和复印件;事业单位应提交事业法人代码证;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还须提供其金融许可证。
    (3)支持其主张的法律依据。
    (4)其他应当由当事人举证的证据。
    2、外国、港澳台当事人提交法院的诉讼材料需要办理公证、认证等证明手续的种类主要是:
    (1)用于认定当事人诉讼主体资格的国籍身份、资格证件。包括护照。居民身份证、法人资格证明、法定代表从代表人)身份证明书等的复印件(原告在起诉时提供)。
    (2)委托诉讼代理人、诉讼代表人的文书,一般指授权委托书。
    (3)合议庭认为需要办理证明手续的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主要诉讼证据,一般包括境外证人的证言、当事人的案情陈述、书证(如合同书、物权凭证、债权文书等)、国外有关政府机关登记的文件(如医院的出生证、结婚证、被继承人死亡证等)。
    3、证据分为书证、物证、证人证言、视听资料、当事人陈述、鉴定结论、勘验笔录。书证与物证均应提交原件。原物,提交原件、原物确有困难的,可以提交复印(制)件、照片、副本、节录本,但应与原件、原物核对无异。提交外文书证必须附公证机关或其他有关部门翻译的中文译本。
    4、当事人应客观、全面地提供证据,不得伪造、毁灭证据。
    (七)立案庭在当事人履行必须的手续和交齐有关证据材料之后,在七天内,对符合立案条件的,办理立案手续;对不符合立案条件的,依法裁定(或通知)不予受理。若对之不服可以提出上诉(或申请复议)。
    (八)在收到受理通知之日起七天内应预交案件受理费和其他诉讼费用,如确有困难,可在预交期内向受理案件的法院提出减、缓、免交的书面申请并附理由和相关证据,逾期不交或书面申请未获批准而仍不预交的,法院将裁定按自动撤诉处理。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第十八条
    行政案件由最初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经复议的案件,也可以由复议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经最高人民法院批准,高级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审判工作的实际情况,确定若干人民法院跨行政区域管辖行政案件。
    第十九条
    对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不服提起的诉讼,由被告所在地或者原告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第二十条
    因不动产提起的行政诉讼,由不动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7/28 12:1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