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防卫行为是否可能构成犯罪? |
释义 | 正当防卫原则下,一般不负刑事责任,但如果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应减轻或免除处罚。特殊正当防卫不承担刑事责任。消极逃跑躲避并非唯一选择,正当防卫旨在以正义对抗不正义,惩恶扬善。法律并未规定必须先逃跑,只是先行躲避有利于认定正当防卫。防卫行为不能明显超过必要限度,强度应适度,手段应合理。 法律分析 一、正当防卫要负刑事责任吗 正当防卫原则上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如果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特殊正当防卫不承担刑事责任。 1、中国《刑法》第二十条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2、如果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二、正当防卫只能消极逃跑躲避吗? 部分人员认为:当公民面临不法侵害时,只能消极逃跑躲避,不能去积极防卫。 这其实是错误的想法,法律设定正当防卫制度的目的是以正义对抗不正义,有利于惩恶扬善。面对不法分子的侵害行为,逃跑躲避只是一种可以选择的做法但不是唯一的做法,如果法律规定只能躲避那么只会让善良老实的人更加悲惨;让作恶多端的人更加嚣张。我相信任何一部良法,都不会做出这样的规定;任何一个有良知的司法人员,都不会这样去苛求被害人。 我国法律也没有规定必须先逃跑的条件,只是实践中如果当事人确实先行躲避,更有利于认定为正当防卫。 正当防卫不能明显超过必要限度。这里主要就是指为了避免强度较轻的不法侵害,就不允许防卫行为采取过重的强度。如果非较重的强度不足于制止不法侵害,可以采用较强的防卫强度。采用较缓和的防卫手段足以制止不法侵害,就不允许采取激烈的防卫手段。如果非激烈的防卫手段不足以制止不法侵害,就可以采取激烈手段。 结语 正当防卫原则上不负刑事责任,但若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应减轻或免除处罚。正当防卫不限于消极逃避,法律设定其目的是以正义对抗不正义,有利于惩恶扬善。在面对不法侵害时,逃避只是可选的做法,法律并未规定必须先逃跑。正当防卫不能明显超过必要限度,即采取适当强度与手段制止不法侵害。任何良法都不会苛求被害人,司法人员也不会如此。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分则第四章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第二百四十八条监狱、拘留所、看守所等监管机构的监管人员对被监管人进行殴打或者体罚虐待,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伤残、死亡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 监管人员指使被监管人殴打或者体罚虐待其他被监管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分则第四章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第二百三十五条过失伤害他人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分则第六章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第五节危害公共卫生罪第三百三十五条医务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就诊人死亡或者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