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死缓罪犯是否需要服刑? |
释义 | 在被判处死缓期间,犯罪人员仍然需要服刑。但新规定徇私舞弊减刑罪判处缓刑,为部分罪犯提供了悔过自新、重新做人、争取减刑的最后机会,同时削弱了罪大恶极的罪犯的惩罚。另外,限制减刑是指对于重大刑事案件,如果犯罪嫌疑人被判处死缓,若后期有减刑,也必须服满一定期限,限制减刑的对象是因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等八种暴力型犯罪被判处死缓的罪犯。 法律分析 在被判处死缓期间,犯罪人员仍然需要服刑。这一规定没有削弱对罪大恶极的罪犯的惩罚,同时为部分罪犯提供了悔过自新、重新做人、争取减刑的最后机会。 一、徇私舞弊减刑罪判处缓刑 徇私舞弊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罪是指司法工作人员徇私舞弊。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 1.刑罚执行机关的工作人员对不符合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条件的罪犯,捏造事实,伪造材料,违法报请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的; 2.人民法院和监狱管理机关以及公安机关的工作人员为徇私情私利,对不符合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条件的罪犯的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申请,违法裁定、决定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的; 3.不具有报请、裁定或决定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权的司法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徇私情、私利,伪造有关材料,导致符合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条件的罪犯被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的; 4.其他违法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的行为。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一般是指:违法对严重的罪犯减刑、假释或者暂予监外执行的;被违法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继续犯罪,危害社会的;违法减刑、假释或者暂予监外执行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的;收受罪犯及其家属的财物而违法办理减刑、假释或者暂予监外执行的,等等。 二、什么叫限制减刑 所谓“限制减刑”是指:对于重大刑事案件,如果犯罪嫌疑人被判处死缓,若后期有减刑,也必须服满一定期限。需要注意:限制减刑不是说不可以减刑,而是表示只能减刑一定的时间,不可无限制减刑,要保证最低的服刑期限。限制减刑的对象是因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等八种暴力型犯罪被判处死缓的罪犯。 拓展延伸 什么是死缓限制减刑 一般判处死缓的罪犯,在缓刑期间如果表现良好,两年后可以转为无期徒刑。如果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转为25年有期徒刑。但是有一些死缓罪犯,无论怎样都不可以减刑。比如被被判处死缓的累犯或者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等行为被判处死缓的罪犯,又比如因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而被判死缓的罪犯,法院可以酌情对其限制减刑。 结语 犯罪人员被判处死缓期间仍需服刑,但限制减刑的规定为重大刑事案件犯罪嫌疑人服刑期满后,不得无限制减刑,必须保证最低的服刑期限。同时,部分罪犯在服刑期间仍有机会获得减刑,体现了司法公正和改造罪犯的决心。 法律依据 《刑法》第四十八条,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对于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二年执行。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