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电动车撞人未报警事后如何处理方法 |
释义 | 交通事故发生后,车辆驾驶人应立即停车,保护现场,并迅速报告交警或公安机关。如有人受伤,应及时抢救并报警求助。保护现场的完整性对于事故责任的认定具有重要意义。不能擅自移动肇事车辆、伤者和物品,必要时应标明位置。保护现场时可设置警戒线,防止人为破坏。交通中断时,待交警勘察完毕后再行疏通。电动车撞人事故需综合考虑具体情况和损害程度来确定责任。 法律分析 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停车,保护现场;造成人身伤亡的,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抢救受伤人员,并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因抢救受伤人员变动现场的,应当标明位置。乘车人、过往车辆驾驶人、过往行人应当予以协助。 (1)立即停车。 发生交通事故后,车辆必须立即停车。停车后按规定拉紧手制动,切断电源,开启危险信号灯,如夜间事故还需开示宽灯、尾灯。在高速公路发生事故时还须在车后按规定设置危险警告标志。保持头脑清醒,要镇定,切记不要慌张。 (2)及时报案。 当事人在事故发生后应及时拨打“122”电话或委托过往车辆、行人向附近的公安机关或执勤交警报案,报告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肇事车辆及伤亡情况,在警察来到之前不能离开事故现场。必要时,在报警的同时也可以向附近的医疗单位、急救中心以及消防部门呼救、求援。 (3)抢救伤者。 如事故中有人受伤,应设法送医院抢救治疗,除轻伤本人拒绝去医院诊断外,一般可以拦搭过往车辆或通知急救部门、医院派救护车前来抢救。对于能现场采取抢救措施的,应尽最大努力抢救。在无过往车辆或救护车的情况下,也可动用肇事车将伤员送医院抢救,但要将肇事车各个车轮的着地点以及伤员倒位描出,做好标记,并要留人员看护现场。 (4)保护现场。 保持现场的完整性,能够获得事故发生时的原始证据,对判断事故发生的原因及事故责任的认定均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在交警到来之前应当保护好现场,除非因抢救伤者和财产需要,不得擅自移动现场肇事车辆、伤者、物品等,必须移动时应当标明位置。如遇下雨、刮风等天气,应就地取材,用塑料布、席子等物将痕迹盖起来保护好。如有必要,当事人可以用绳索等设置保护警戒线,防止无关人员车辆进入,避免现场遭受人为破坏。标围现场时,应尽量做到不妨碍交通。如果车辆通行确实有可能使现场受到破坏和危及安全时,可以暂时封闭现场,中断交通,待交警到现场勘察完毕后,再行疏通。 不能完全说电动车就一定属于非机动车,只不过是因为目前大部分的电动车都是划归为非机动车的,所以很多时候在发生电动车撞人事件之后,我们才按照非机动车撞人事故来处理,通常情况下就不会涉及到刑事方面的责任。往往需要结合撞人的具体情况,再加上撞人造成的损害来界定彼此的责任。 结语 在道路交通事故中,车辆驾驶人应立即停车、保护现场。如有人员伤亡,应立即抢救并报告交警或公安机关。乘车人、过往车辆驾驶人、行人应提供协助。事故发生后,车辆需停车、拉紧手制动、切断电源、开启危险信号灯,并设置警告标志。当事人应及时报案,拨打122电话或委托他人报案。如有伤者,应设法送医院抢救治疗。保护现场完整性对事故原因及责任认定至关重要。在保护现场时,除抢救和财产需要外,不得擅自移动现场物品,必要时应标明位置。保护现场时可使用塑料布、绳索等。在处理电动车撞人事故时,需综合考虑具体情况和损害程度来确定责任。 法律依据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第四章 罚 则 第四十条 伪造、变造或者使用伪造、变造的保险标志,或者使用其他机动车的保险标志,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予以收缴,扣留该机动车,处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当事人提供相应的合法证明或者补办相应手续的,应当及时退还机动车。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三章 报警和受案 第十四条 发生财产损失事故且有下列情形之一,车辆可以移动的,当事人应当组织车上人员疏散到路外安全地点,在确保安全的原则下,采取现场拍照或者标划事故车辆现场位置等方式固定证据,将车辆移至不妨碍交通的地点后报警: (一)机动车无检验合格标志或者无保险标志的; (二)碰撞建筑物、公共设施或者其他设施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三章 道路通行条件 第三十六条 道路或者交通设施养护部门、管理部门应当在急弯、陡坡、临崖、临水等危险路段,按照国家标准设置警告标志和安全防护设施。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