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晚婚晚育产后请假的天数
释义
    我国取消了晚婚假制度,不再对晚婚晚育进行限制。女职工享受98天产假,最高可达158天,并可获得生育补贴。根据不同地区的规定,还可以请产前假、哺乳假和保胎假等。
    法律分析
    一、多少岁是晚婚晚育?
    晚婚假制度已被取消。此前我国采取的是鼓励晚婚晚育的政策。不过,目前,我国的初婚年龄约为25岁,初育年龄则约为26岁,鉴于婚育形势,本次计生法修订不再对晚婚晚育作出限制,原来的晚婚假随之取消。
    “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子女的夫妻,可以获得延长生育假的奖励或者其他福利待遇。”
    产假的规定:
    1、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
    2、难产,增加产假15天;
    3、生育多胞胎,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
    4、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
    5、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
    6、晚育产假,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本省计划生育条例规定。
    二、产假的工资怎么算?
    工资是劳动报酬,女职工产假期间不提供劳动,不享有工资,享受劳动保险待遇。根据国务院《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八条和各地规定,女职工产假期间,停发工资,改发生育津贴:
    1、参加了生育保险的,由生育保险经济支付按所在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支付。生育津贴低于女职工生育期工资的,由所在单位补足差额;高于本人工资的,所在单位不得截留。
    2、没有参加生育保险的,由所在单位按产假前正常出勤工资标准支付。
    可以请的假
    1.产前假:怀孕7个月以上,如工作许可,经本人申请,单位批准,可请产前假两个半月。部分属于地方法规规定必须给假的情况,单位应批准其休假。如上海市规定“经二级以上医疗保健机构证明有习惯性流产史、严重的妊娠综合症、妊娠合并症等可能影响正常生育的,本人提出申请,用人单位应当批准其产前假。”
    2.哺乳假:女职工生育后,若有困难且工作许可,由本人提出申请,经单位批准,可请哺乳假六个半月。
    3.保胎假:医生开证明,按病假待遇。
    4.各地的实际情况不同。
    根据现在国家的最新规定表示,不再对晚婚晚育进行限制并取消晚婚假制度。目前国家产假的规定是98天,最高可达158天,对于已经购买生育险满一年的会有一定数额的生育补贴。
    结语
    晚婚晚育不再受限,晚婚假制度已取消。产假规定为98天,最高可达158天,且符合法律规定的夫妻可获得生育补贴。根据国家最新规定,女职工产假期间不享有工资,而是获得生育津贴。具体的产假和其他假期,可根据各地规定和个人情况进行申请。请注意,各地可能存在不同的规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2022修正):第七章 婚姻家庭权益 第六十八条 夫妻双方应当共同负担家庭义务,共同照顾家庭生活。
    女方因抚育子女、照料老人、协助男方工作等负担较多义务的,有权在离婚时要求男方予以补偿。补偿办法由双方协议确定;协议不成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章 民事权利 第一百一十二条 自然人因婚姻家庭关系等产生的人身权利受法律保护。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章 一般规定 第一千一百六十九条 教唆、帮助他人实施侵权行为的,应当与行为人承担连带责任。
    教唆、帮助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侵权行为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该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未尽到监护职责的,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7/3 5:2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