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教唆未遂的范围有哪些? |
释义 | 教唆犯未遂的范围及处罚:教唆者不接受犯罪意图,被教唆者实际犯不同罪或有自己的犯罪意图,教唆犯按其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受罚,教唆未遂罪可从轻或减轻处罚,教唆未成年人犯罪应从重处罚。 法律分析 教唆犯未遂的范围如下: 1、教唆者不接受其教唆的犯罪意图; 2、当时被教唆的人接受了教唆犯关于犯某种罪的教唆,但实际上犯的不是教唆犯教唆的罪; 3、教唆犯教唆被教唆人时,被教唆人有实施此类犯罪的意图,即被教唆人实施犯罪不是教唆犯教唆造成的。 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拓展延伸 教唆未遂罪的构成要件和适用范围 教唆未遂罪是指故意教唆他人实施犯罪行为,但由于被教唆人未能完成犯罪行为而未遂的情形。其构成要件包括:一是故意教唆他人实施犯罪行为,即明知他人行为构成犯罪,有意诱使他人实施;二是被教唆人实施犯罪行为未能完成,即未达到犯罪的完成阶段。教唆未遂罪的适用范围包括各类犯罪,如故意杀人、抢劫等。教唆未遂罪的惩罚与犯罪行为的严重程度和教唆人的主观恶性有关,通常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量刑。司法实践中,对教唆未遂罪的打击力度逐渐加大,以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 结语 教唆犯未遂罪的构成要件包括:故意教唆他人实施犯罪行为,并且被教唆人未能完成犯罪行为。教唆未遂罪的适用范围广泛,包括各类犯罪行为。对于教唆犯,应根据其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进行处罚,对未满十八周岁的教唆犯应从重处罚。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实施被教唆的罪行,可以对教唆犯从轻或减轻处罚。司法实践中,教唆未遂罪的打击力度逐渐加大,以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十九条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 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