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易燃易爆设备罪构成要件:1.侵犯公共安全;2.实施毁坏易燃易爆设备并造成严重后果;3.一般主体可构成;4.过失行为,包括过于自信和疏忽大意。 法律分析 破坏易燃易爆设备罪的构成四要件: 一、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 二、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便燃气或者其他易燃易爆设备遭受毁坏,并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 三、本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即一切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均可构成。 四、本罪在主观上表现为过失,包括过于自信的过失和疏忽大意的过失。 拓展延伸 破坏易燃易爆设备罪的构成要件及其法律后果 破坏易燃易爆设备罪是指故意破坏、损坏易燃易爆设备,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其构成要件包括:一、主观要件,即故意破坏或损坏设备;二、客观要件,即破坏或损坏的对象是易燃易爆设备;三、结果要件,即危害公共安全。根据我国刑法,犯罪嫌疑人应当承担刑事责任,并可能面临刑罚,如有重大后果,可能被判处有期徒刑甚至无期徒刑。此外,还可能承担民事责任,包括赔偿受害人的损失。因此,破坏易燃易爆设备罪的犯罪行为严重,必须受到法律的制裁,以维护社会的安全和稳定。 结语 破坏易燃易爆设备罪的构成要件包括侵犯公共安全、毁坏设备并造成严重后果、适用一般主体和过失主观。此罪行涉及故意破坏易燃易爆设备,对公共安全造成威胁。根据我国刑法,犯罪嫌疑人将承担刑事责任,并面临刑罚和民事赔偿责任。为维护社会安全与稳定,对破坏易燃易爆设备罪行必须严加制裁。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破坏交通工具罪, 破坏交通工具、交通设施、电力设备、燃气设备、易燃易爆设备,造成严重后果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过失犯前款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