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冒名担保人是否可要求赔偿? |
释义 | 冒名担保侵权,被冒名者有权要求赔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165条和1167条规定,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应承担侵权责任,被冒名者可要求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等。 法律分析 被冒名做了担保人,完全违背了被冒名者的意愿,“冒名者”构成侵权,被冒名者民事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要求赔偿。 根据2021年新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的规定,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第一千一百六十七条规定侵权行为危及他人人身、财产安全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侵权人承担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等侵权责任。 拓展延伸 冒名担保人的法律责任和赔偿问题 冒名担保人的法律责任和赔偿问题涉及到在担保行为中,冒用他人身份或虚构事实的情况下,是否可以要求冒名担保人承担法律责任并赔偿损失的问题。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冒名担保人在担保过程中应当遵守诚实信用原则,确保提供的担保信息真实、准确。如果冒名担保人违反了这一原则,造成担保债务人或债权人损失,冒名担保人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并赔偿因其行为造成的损失。具体的法律责任和赔偿金额将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和法律规定进行判断和确定。因此,冒名担保人应当警惕自己的行为,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和赔偿义务。 结语 根据2021年新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冒名担保人的行为构成侵权,侵害了被冒名者的民事权益。根据法律,被冒名者有权要求冒名担保人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和赔偿义务。冒名担保人在担保过程中应当遵守诚实信用原则,提供真实、准确的担保信息。如果冒名担保人违反了这一原则,造成损失,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和赔偿义务。具体的法律责任和赔偿金额将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和法律规定进行判断和确定。因此,冒名担保人应当谨慎行事,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和赔偿义务。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 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七条 侵权行为危及他人人身、财产安全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侵权人承担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等侵权责任。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