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监护人的监护职责是怎么规定的 |
释义 | 监护人应按照“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履行其监护职责,除为维护被监护人利益外,不得处分被监护人的财产。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应尊重被监护人的真实意愿,成年人的监护人应尊重被监护人的真实意愿并保障其权益。监护人的监护职责包括保护被监护人的身体健康、照顾被监护人的生活、管理和保护被监护人的财产以及代理被监护人进行民事活动等。监护人应依法履行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如果不能履行监护职责,可以被解除监护关系。 法律分析 监护人应按照“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履行其监护职责。《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十五条规定了这一原则。监护人除为维护被监护人利益外,不得处分被监护人的财产。 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在作出与被监护人利益有关的决定时,应当根据被监护人的年龄和智力状况,尊重被监护人的真实意愿。 成年人的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应当最大程度地尊重被监护人的真实意愿,保障并协助被监护人实施与其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对被监护人有能力独立处理的事务,监护人不得干涉。 二、监护职责和监护人责任是什么 监护职责,是指监护人依法承担的监护义务。包括: (一)保护被监护人的身体健康,防止其受到不法人身侵害。 (二)照顾被监护人的生活,以保证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和精神病人的康复及生活。 (三)管理和保护被监护人的财产,除非是为了被监护人的利益,否则监护人不得处分被监护人的财产。 (四)对被监护人进行管理和教育,对未成年人应进行德育、智育、体育等方面的培养,约束被监护人的行为,防止其实施不法行为。 (五)代理被监护人进行民事活动。监护人作为被监护人的法定代理人,依法为被监护人取得民事权利,设定并履行民事义务。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被监护人可进行与其智力和精神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也应征得监护人同意或由监护人代为进行。 (六)代理监护人进行诉讼。当被监护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或与他人有争议时,由监护人代理被监护人进行诉讼活动,以维护其合法权益。 监护人有哪些责任和义务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8条规定,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应当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 这里说的监护人,是指对未成年人的人身、财产以及其他一切合法权益进行监督和保护的人。父母是青少年子女法定的监护人。如果父母不能履行监护义务,那么,未成年人依靠谁生活,依靠谁照顾,谁就是监护人。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哥哥姐姐或其他成年人,都可以成为未成年人的监护人。 三、何时可以终止监护人的监护职责 监护的终止,设定监护的客观条件自然消失,导致监护的存在成为不必要,从而解除监护关系。引起监护关系终止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种: (一)被监护的未成年人已达成年。 (二)被监护的精神病人痊愈,并已由人民法院作出撤销监护的裁决。 (三)监护人死亡。 拓展延伸 未成年人保护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91年颁布的一项法律法规,旨在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其中,监护人的义务是该法规定的重要内容之一。 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监护人应当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具体而言,监护人需要保障未成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包括提供符合卫生、安全、营养等方面的要求的生活条件。监护人还需要对未成年人进行教育和培养,引导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监护人还需要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包括对其进行人身、财产等方面的保护,防范其受到各种侵害。在未成年人受到侵害时,监护人应当及时采取行动,采取必要的措施,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规定了监护人应当履行的义务,以保障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监护人也应当认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认真履行监护职责,为未成年人的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结语 监护人应按照“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履行其监护职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十五条规定,监护人除为维护被监护人利益外,不得处分被监护人的财产。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在作出与被监护人利益有关的决定时,应当根据被监护人的年龄和智力状况,尊重被监护人的真实意愿。成年人的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应当最大程度地尊重被监护人的真实意愿,保障并协助被监护人实施与其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对被监护人有能力独立处理的事务,监护人不得干涉。监护职责和监护人责任是监护人依法承担的监护义务,包括保护被监护人的身体健康,照顾被监护人的生活,管理和保护被监护人的财产,代理被监护人进行民事活动等。监护关系的终止,设定监护的客观条件自然消失,导致监护的存在成为不必要,从而解除监护关系。引起监护关系终止的原因大致有被监护的未成年人已达成年,被监护的精神病人痊愈并已由人民法院作出撤销监护的裁决,监护人死亡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20修订):第六章 政府保护 第九十三条 对临时监护的未成年人,民政部门可以采取委托亲属抚养、家庭寄养等方式进行安置,也可以交由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或者儿童福利机构进行收留、抚养。 临时监护期间,经民政部门评估,监护人重新具备履行监护职责条件的,民政部门可以将未成年人送回监护人抚养。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八章 法 律 责 任 第七十三条 老年人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被侵害人或者其代理人有权要求有关部门处理,或者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人民法院和有关部门,对侵犯老年人合法权益的申诉、控告和检举,应当依法及时受理,不得推诿、拖延。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八章 法 律 责 任 第七十七条 家庭成员盗窃、诈骗、抢夺、侵占、勒索、故意损毁老年人财物,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