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关于监护人的设立方式 |
释义 | 关于监护人的设立方式: (一)法定监护。法定监护是指监护人直接根据法律规定而产生。 (二)指定监护。指定监护是指监护人由人民法院或其他有权指定监护人的单位、组织的指定而产生。 (三)委托监护。委托监护是指法定监护人或指定监护人因故暂时无法行使监护权,可将监护职责部分或全部委托他人承担。 一、监护人写什么 监护人写近亲属,包括父母、成年子女等。监护人,是指对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一切合法权益负有监护职责的人。包括:法定监护人、指定监护人、遗嘱监护人、委托监护人。上述监护人又可分为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和精神病人的监护人。监护人应具有监护能力,符合法定资格,并恪尽监护职责,否则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二、法院判决书是法定监护人去签吗 指定监护人判决书属于民事判决书,写清楚起诉人的相关基础信息,写明起诉的原因和理由,写出作出的决定,审判员书记员签名。法院署名指定监护人决定书格式中必须包括指定特定监护人的原因以及审理此案的审判员及审判日期。指定监护人判决书是一份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书,法院所指定的监护人也可称之为法定监护人,法定监护人应该对被监护人的民事行为负责。 三、父母坐牢后还有监护权吗 还有。父母坐牢并不是丧失监护资格的情形,只是暂时无法履行监护职责,应该由其他人代替父母履行监护职责。根据法律规定,监护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根据有关个人或者组织的申请,撤销其监护人资格,安排必要的临时监护措施,并按照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依法指定监护人:(一)实施严重损害被监护人身心健康的行为;(二)怠于履行监护职责,或者无法履行监护职责且拒绝将监护职责部分或者全部委托给他人,导致被监护人处于危困状态;(三)实施严重侵害被监护人合法权益的其他行为。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二十七条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 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 (一)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兄、姐; (三)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