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法律中公民的基本权利
释义
    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包括法律平等、政治权利、宗教信仰自由、人身与人格权、监督权、社会经济权利、社会文化权利、妇女保护权、婚姻家庭保护以及华侨利益保护。
    法律分析
    《宪法》规定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2)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3)宗教信仰自由;
    (4)人身与人格权,包括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5)监督权,包括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并依法取得赔偿的权利;
    (6)社会经济权利,包括劳动权利,劳动者休息权利,退休人员生活保障权利,因年老、疾病、残疾或丧失劳动能力时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社会保障与物质帮助的权利;
    (7)社会文化权利和自由,包括受教育权利,进行科研、文艺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
    (8)妇女保护权,包括妇女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家庭生活等方面享有同男子同等的权利;
    (9)婚姻、家庭、母亲和儿童受国家保护;
    (10)华侨、归侨和侨眷的正当权利和利益受国家保护。
    拓展延伸
    法律保障下的公民权益
    法律保障下的公民权益是指在法律体系的保护下,每个公民都享有一系列基本权利。这些权利包括但不限于人身自由、言论自由、财产权、平等权利等。法律确保公民的权益不受侵犯,同时也规范了公民与国家、公民与其他公民之间的关系。通过法律的保障,公民可以行使自己的权利,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并在需要时寻求法律的救济。法律保障下的公民权益是现代社会的基石,它确保了公民的尊严和自由,促进了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结语
    法律保障下的公民权益是现代社会的基石,确保了每个公民享有一系列基本权利。这些权利涵盖了平等、自由、保护和参与等方面。公民可以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并在需要时寻求法律的救济。这种法律保障不仅维护了公民的尊严和自由,也促进了社会的公平和正义。公民权益的保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也是国家法治建设的重要内容。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第一章 总 则 第二条 本法所称公共文化服务,是指由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以满足公民基本文化需求为主要目的而提供的公共文化设施、文化产品、文化活动以及其他相关服务。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6 17: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