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变更案由的法律规定
释义
    变更案由的法律规定如下:
    1、民事诉讼活动中法院立案以后的下个程序是通知原告交费,向原告发出受理通知书,之后开庭的时间另行通知。相关法律规定经审查决定立案的,应当计算案件受理费通知原告,向原告或者自诉人发出案件受理通知书;将该案的当事人姓名、案由等情况统一编立案号输入计算机;
    2、立案庭决定立案后,应当在二日内将案件移送有关审判庭审理,并办理移交手续,注明移交日期。经审查决定受理或立案登记的日期为立案日期。立案人员应当及时将立案日期、移交日期等输入计算机;
    3、法院立案后,送达被告法律文书,一般情况下会给被告一个月的举证期限。也就说,从立案到审判至少需要一个月时间。
    民事诉讼案由对争议解决的影响如下:
    1、案由决定着人民法院的管辖。例如在违约与债权责任竟合的情况下,当事人根据对方违约或债权的不同案由起诉,其案件的管辖也有所不同;
    2、所依据的案由不同,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不同;
    3、案由决定着法官调查案件的方向和适用法律。例如,在买卖合同履行过程中,买受人向出卖人交付经过背书的银行承兑汇票或支票,出卖人在向银行提示付款后未能得到兑付。出卖人此时即可以依票据法向背书人、出票人以及汇票的其他债务人行使追索权,提起诉讼,其案由为票据追索权纠纷;出卖人也可以向合同相对人主张债权,提起诉讼,其案由为买卖合同货款纠纷。当事人以不同的请求权为由提起的诉讼,当然决定着法官的调查方向和法律适用;
    4、每一个案由对应一类案件,民事案件案由实际上决定了人民法院民事主管的范围,有明确案由的案件,当事人的起诉才能获得法院的受理、审理和裁判;
    5、准确地确定案由,可以提高司法统计的精确性和有效性。能否正确地适用确定案由,直接决定着司法统计数据和信息的精确性和有效性。
    综上所述,民事诉讼判决生效之后,对方不履行判决书,执行人可以向具有管辖权的法院申请强制执行。通常来说申请执行的期限是两年,从法律文书规定的履行期限,最后一天开始计算,如果实行分期履行的方式,从每次履行完的最后一步计算。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三十五条
    鉴定人应当在人民法院确定的期限内完成鉴定,并提交鉴定书。
    鉴定人无正当理由未按期提交鉴定书的,当事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另行委托鉴定人进行鉴定。人民法院准许的,原鉴定人已经收取的鉴定费用应当退还;拒不退还的,依照本规定第八十一条第二款的规定处理。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7/29 10:3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