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人口普查多少年一次 |
释义 | 全国人口普查每10年一次。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已经成功进行了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分别是1953年、1964年、1982年、1990年、2000年、2010年、2020年。 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内容包括地址、姓名、性别、年龄、民族、与户主关系等6项。 1964年第二次人口普查内容共9项,除保留上次普查的6项外,又增加了本人成分、文化程度、职业3个项目。 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内容增加到19项,并首次使用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 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内容在第三次普查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五年前常住地状况和迁来本地原因两项,达到21项。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出现很多新亮点:一是增加了普查内容,共49项,分为按户填报的项目和按人填报的项目,比第四次普查增加了28项;二是第一次采取长短表的技术;三是改变了常住人口的标准;四是改变了普查时间;五是增加了“暂住人口表”;六是首次采用光电录入技术;七是建立了人口地理信息系统。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内容包括:性别、年龄、民族、受教育程度、行业、职业、迁移流动、社会保障、婚姻生育、死亡、住房情况等。 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主要调查人口和住户的基本情况,包括姓名、公民身份号码、性别、年龄、民族、受教育程度、行业、职业、婚姻生育、住房等情况。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