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履行合同的时间是多久
释义
    本文介绍了合同履行的期限是由买卖合同双方当事人在协商订立合同过程中约定的。在买卖合同中的履行期限,就是出卖人交付标的物、买受方支付货款的时间。当事人没有约定标的物的交付期限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可以按以下方式确定:协议补充、履行期限不明确按照合同相关条款或者交易习惯确定、标的物在合同订立之前已为买受人占有,合同生效的时间为交付的时间、因买受人的原因致使标的物不能按照约定的期限交付的,买受人应当自违反约
    法律分析
    合同履行的期限是由买卖合同双方当事人在协商订立合同过程中约定的。这个期限是用来界定合同当事人是否按时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延迟履行合同义务的客观标准。它是双方履行合同的时间界限,该界限经双方当事人在合同上签字生效,受法律保护,违反该约定,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合同履行的期限,以日、旬、月、季、半年度、年度或跨年度计算。在买卖合同中的履行期限,实际上就是出卖人交付标的物、买受方支付货款的时间。
    出卖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交付标的物。约定交付期限,出卖人可以在该交付时间内的任何时间内交付。
    当事人没有约定标的物的交付期限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可按下列方式确定:
    1、协议补充。不能达成协议补充的,按照合同相关条款或者交易习惯确定;
    2、履行期限不明确的,债务人可以随时履行,债权人也可以随时要求履行,但应当给对方必要的准备时间。
    3、标的物在合同订立之前已为买受人占有,合同生效的时间为交付的时间.
    4、因买受人的原因致使标的物不能按照约定的期限交付的,买受人应当自违反约定之日起承担标的物毁损、灭失的风险。、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五百一十条
    合同生效后,当事人就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地点等内容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可以协议补充;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合同相关条款或者交易习惯确定。
    二、合同违约可以要求继续履行吗
    可以。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合同违约的责任承担方式包括继续履行、赔偿损失、采取补救措施这三种方式。所以,合同一方当事人违约之后,守约方是可以要求违约方继续履行该合同的。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法律上或者事实上不能履行;
    (二)债务的标的不适于强制履行或者履行费用过高;
    (三)债权人在合理期限内未请求履行。
    有前款规定的除外情形之一,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终止合同权利义务关系,但是不影响违约责任的承担。
    三、合同违约行为有哪些
    从违约的情节考虑,一方的违约使合同履行成为不必要或不可能,便构成根本违约。从违约的后果考虑,以过错作为判断因素之一的违约后果具有严重性才是合同解除的根本原因,而判断违约后果是否严重,应以是否违反合同关键因素,即合同订立的主要目的能否实现为依据。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拓展延伸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零八条规定,合同履行的期限可以由当事人协商确定,也可以根据合同的性质、交易习惯或者当事人意思的一致表示来确定。如果当事人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那么应该根据合同的性质、交易习惯或者当事人意思的一致表示来确定。同时,法律也规定了不能确定合同履行期限的情况,包括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合同,当事人没有采用书面形式但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的等情形。因此,在合同履行的期限方面,当事人可以协商确定,也可以根据法律规定来确定。
    结语
    合同履行的期限是双方当事人协商订立合同过程中约定的,它是用来界定双方当事人是否按时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延迟履行合同义务的客观标准。在买卖合同中,履行期限就是出卖人交付标的物、买受方支付货款的时间。当事人没有约定标的物的交付期限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可以通过协议补充、履行期限不明确的规定或标的物在合同订立之前已为买受人占有的情况来确定。如果出卖人不按照约定的期限交付标的物,当事人可以要求继续履行,但是需要满足一定条件。合同违约可以要求继续履行,但是有某些情形除外。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2009-04-24)\t第二十六条\t合同成立以后客观情况发生了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无法预见的、非不可抗力造成的不属于商业风险的重大变化,继续履行合同对于一方当事人明显不公平或者不能实现合同目的,当事人请求人民法院变更或者解除合同的,人民法院应当根据公平原则,并结合案件的实际情况确定是否变更或者解除。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1999-12-29)\t第九条\t依照合同法第四十四条第二款的规定,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合同应当办理批准手续,或者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才生效,在一审法庭辩论终结前当事人仍未办理批准手续的,或者仍未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该合同未生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合同应当办理登记手续,但未规定登记后生效的,当事人未办理登记手续不影响合同的效力,合同标的物所有权及其他物权不能转移。
    合同法第七十七条第二款、第八十七条、第九十六条第二款所列合同变更、转让、解除等情形,依照前款规定处理。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2009-04-24)\t第五条\t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应当签字或者盖章。当事人在合同书上摁手印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其具有与签字或者盖章同等的法律效力。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7/31 5:3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