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追索劳动报酬纠纷如何处理 |
释义 | 劳动报酬纠纷解决方法:先协商,协商不成申请劳动仲裁。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无效劳动合同按同期同工同岗位工资支付。被派遣劳动者享有同工同酬权利,无同类岗位按相近岗位报酬确定。 法律分析 追索劳动报酬纠纷可以先协商处理,协商不成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因用人单位作出的开除、除名、辞退、解除劳动合同、减少劳动酬、计算劳动者工作年限等决定而发生的劳动争议,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劳动合同被确认为无效后,用人单位对劳动者付出的劳动,一般参照本单位同期、同工种、同岗位的工资标准支付劳动报酬。 被派遣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约定不明的 被派遣劳动者基于他们与劳务派遣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而为用工单位提供劳务,与用工单位之间不存在劳动合同关系,他们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比较复杂,在行使权利与保护方面处于劣势。如果发生争议可按以下办法解决: 1、根据劳动合同法的有关规定,被派遣的劳动者享有与用工单位的劳动者同工同酬的权利; 2、用工单位无同类岗位,参照用工单位所在地相同或相近岗位劳动者的报酬确定其劳动报酬。 拓展延伸 解决劳动报酬纠纷的法律途径和实用建议 劳动报酬纠纷是劳动关系中常见的问题,解决这类纠纷需要依法行事并采取一些实用的措施。首先,可以通过与雇主进行友好协商来解决问题,明确双方的权益和责任。如果协商无果,可以寻求劳动仲裁或劳动争议仲裁来解决纠纷,这是一种快速和廉价的解决方式。另外,如果纠纷涉及较大金额或涉及法律解释问题,可以考虑向法院提起诉讼。此外,及时收集和保存相关证据也是解决劳动报酬纠纷的重要步骤。最后,建议雇员在劳动合同中明确约定工资支付方式和时间,以防止纠纷的发生。通过以上法律途径和实用建议,劳动报酬纠纷可以得到妥善解决,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结语 解决劳动报酬纠纷需要依法行事,采取实用措施。友好协商是首选,协商不成可申请劳动仲裁。雇主负举证责任,无效劳动合同按同工同酬支付报酬。被派遣劳动者权益复杂,可参照同岗位报酬解决争议。采取法律途径和实用建议,如劳动仲裁、诉讼、收集证据等,维护劳动者权益。建议明确合同约定,预防纠纷发生。通过以上方式,劳动报酬纠纷可得到妥善解决。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2018修正):第十一章 法 律 责 任 第九十四条 违反本法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2018修正):第十一章 法 律 责 任 第九十一条 违反本法规定,隐匿、转移、侵占、挪用社会保险基金或者违规投资运营的,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财政部门、审计机关责令追回;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十一章 法 律 责 任 第九十二条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和其他有关行政部门、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及其工作人员泄露用人单位和个人信息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给用人单位或者个人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