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能不能从武装部拿回自己当兵的档案
释义
    调档函是一种人事工作术语,主要用于在机关与事业单位之间进行调动。它的重要性在于记录个人的身份、学历、资历等信息,与个人工资待遇、社会劳动保障、组织关系等方面紧密挂钩,具有法律效用,是记载人生轨迹的重要依据。毕业生的人事档案属于国家法定、强制执行、归口管理的公共信息,个人不得截留和销毁。如果档案丢失,需要进行补档,持有者需回到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及原工作单位,补齐相关证明材料。
    法律分析
    可以通过武装部收回自己的兵役档案,但需要调档函。
    2、1996年县(市、区)人民武装部收归军队建制后,各直辖市和副省级城市所辖的县(市、区)人民武装部为副师级编制,其它县(市、区)人民武装部为正团级编制,少量在经济开发区、林场设置的人民武装部为副团级编制。
    3、调档函,是人事工作术语,产生于高度计划体制下的人事管理制度。在高度计划体制下,人力资源的流动有严格的手续。调档函便是这诸多严格手续中的一道。是调入单位向拟调入人当前所在单位发出的调阅拟调入人个人人事档案的函件。此制度与术语在当前国家机关与事业单位间仍然沿用。
    相关知识:人事档案要求
    人事档案是中国人事管理制度的一项重要特色,它是个人身份、学历、资历等方面的证据,与个人工资待遇、社会劳动保障、组织关系紧密挂钩,具有法律效用,是记载人生轨迹的重要依据。高校学生档案则是国家人事档案的组成部分,是大学生在校期间的生活、学习及各种社会实践的真实历史记录,是大学生就业及其今后各单位选拔、任用、考核的主要依据。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相当重要。
    提供保管档案的服务的机构各地人才市场、各区、县人才市场及街道办等。按照我国档案法、干部档案工作条例、流动人员档案管理暂行规定等法规,毕业生的人事档案属于国家法定、强制执行、归口管理的公共信息,个人不得截留和销毁。[1]
    档案丢失需进行补档,也就是说,持有者需回到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及原工作单位,补齐相关证明材料,因为档案未归档会影响到入党、升学等,影响自己评定职称、考研政审、劳动保险及日后的离退休手续办理,也会影响到自己出国留学。如果有考公务员的意向,档案必须保管好。
    拓展延伸
    根据我国《兵役法》的规定,士兵在服役期间,其兵役档案属于军队保密范畴,非经本人或其家属、亲友、所在单位或街道、乡镇人民政府等申请,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私自拆阅、借阅或销毁。因此,从武装部拿回兵役档案是不合法的。
    此外,《兵役法》规定,士兵退役时,其兵役档案应当移交其原户口所在地或者原单位,由其原户口所在地或者原单位进行保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私自拆阅、借阅或销毁士兵退役时的兵役档案。
    如果士兵或者其家属、亲友等确有查阅兵役档案的需要,应当向其原户口所在地或者原单位提出书面申请,并提供与本人或者其家属、亲友有关的证明材料。经审核批准后,可以查阅、抄录或者复制其兵役档案。
    因此,对于想要查阅兵役档案的单位和个人来说,必须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申请和审批,否则私自拆阅、借阅或销毁兵役档案是不被允许的。
    结语
    武装部可以通过调档函收回兵役档案,但需要调档函。调档函是人事工作术语,产生于高度计划体制下的人事管理制度。在当前国家机关与事业单位间仍然沿用。人事档案是中国人事管理制度的一项重要特色,它是个人身份、学历、资历等方面的证据,与个人工资待遇、社会劳动保障、组织关系紧密挂钩,具有法律效用,是记载人生轨迹的重要依据。毕业生的人事档案属于国家法定、强制执行、归口管理的公共信息,个人不得截留和销毁。档案丢失需进行补档,持有者需回到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及原工作单位,补齐相关证明材料。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现役军官法(2000修正):第一章 总则 第四条 军官的选拔和使用,坚持任人唯贤、德才兼备、注重实绩、适时交流的原则,实行民主监督,尊重群众公论。
    中华人民共和国现役军官法(2000修正):第四章 军官的交流和回避 第二十九条 在艰苦地区工作的军官向其他地区交流,按照中央军事委员会的有关规定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现役军官法(2000修正):第三章 军官的考核和职务任免 第十一条 各级首长和政治机关应当按照分工对所属军官进行考核。
    考核军官,应当实行领导和群众相结合,根据军官的基本条件和中央军事委员会规定的军官考核标准、程序、方法,以工作实绩为主,全面考核。考核结果分为优秀、称职、不称职三个等次,并作为任免军官职务的主要依据。考核结果应当告知本人。
    任免军官职务,应当先经考核;未经考核不得任免。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7/27 17:2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