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医生未经家属同意擅自摘除器官,医疗事故责任纠纷怎么解决? |
释义 | 医疗过失行为的责任程度分为完全责任、主要责任、次要责任和轻微责任,根据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中医疗过失行为的参与程度来划分。医学会应在45天内完成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并出具鉴定书。 法律分析 医疗过失行为的责任程度指在导致患者人身损害后果中的诸因素中,医疗过失行为所占比重(医疗过失参与度)。医疗事故中医疗过失行为责任程度分为: (1)完全责任,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完全由医疗过失行为造成; (2)主要责任,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主要由医疗过失行为造成,其他因素起次要作用; (3)次要责任,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主要由其他因素造成,医疗过失行为起次要作用; (4)轻微责任,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绝大部分由其他因素造成,医疗过失行为起轻微作用。医学会应当自接到双方当事人提交的有关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材料、书面陈述及答辩之日起45日内组织鉴定并出具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 拓展延伸 医疗事故责任纠纷引发的医患信任危机 医疗事故责任纠纷引发的医患信任危机是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当患者或家属发现医生未经同意擅自摘除器官时,他们对医疗机构和医生的信任会受到严重打击。这种信任危机会导致患者对医疗行为产生疑虑,对医生的专业能力和诚信产生质疑。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建立透明的沟通机制和有效的纠纷解决机制。医疗机构应该加强患者知情同意的程序,确保医疗行为的合法性和合规性。同时,建立独立的第三方调解机构,提供公正、客观的纠纷解决服务,以恢复医患之间的信任,维护良好的医患关系。只有通过积极的沟通和合理的解决方式,才能化解医患信任危机,维护医疗体系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结语 医疗过失行为的责任程度是指在导致患者人身损害后果中,医疗过失行为所占比重。根据责任程度的不同,可分为完全责任、主要责任、次要责任和轻微责任。医患信任危机是一个严重问题,解决关键在于建立透明的沟通机制和有效的纠纷解决机制。医疗机构应加强患者知情同意程序,建立独立的第三方调解机构,以恢复医患之间的信任,维护良好的医患关系。通过积极沟通和合理解决方式,化解医患信任危机,维护医疗体系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法律依据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二章 医疗事故的预防与处置 第十一条 在医疗活动中,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将患者的病情、医疗措施、医疗风险等如实告知患者,及时解答其咨询;但是,应当避免对患者产生不利后果。 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完善安全保卫措施,维护良好的医疗秩序,及时主动化解医疗纠纷,保障医师执业安全。 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医师岗位责任、内部监督、投诉处理等制度,加强对医师的管理。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