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取保候审的保证人应该如何向法院报告被保释人的违法行为? |
释义 | 法律分析:保证人在为被保释人提供担保后,有责任监督和控制被保释人的行为,若被保释人违法,则保证人应向法院报告。保证人报告违法行为有利于维护法律权威,加强对被保释人的监督,不会影响保证人的担保责任。 法律依据: 1.《刑事诉讼法》第九十六条规定,“取保候审的保证人应当监督被取保候审的人的行为,保证其按照规定出庭应讯、不得离开所在地和变更住所,不得再次犯罪。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一百三十一条规定,“保证人应当积极监督被保释人的行为,发现被保释人有违法行为或者可能发生违法行为的情形,应当立即报告保释的人民法院或者保释人民法院的上一级人民法院。” 3.《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条规定,“保证人违约或者被保证人发生不能履行保证债务的情形,法律规定或者保证合同约定的除外,保证人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综上,取保候审的保证人应该及时向法院报告被保释人的违法行为,以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法律权威。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