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食品问题的赔偿规定 |
释义 | 食品问题赔偿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消费者发现生产者出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可以要求十倍赔偿;如果赔偿金额不足1000元,增加到1000元。根据特殊法优于普通法的原则,消费者在食品问题赔偿时应适用食品安全法而非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法律分析 一、食品问题赔偿标准 1、法律规定的食品问题的赔偿标准为最低赔偿1000元。消费者发现生产者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经营者、生产者出卖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等情形的,可以要求生产者或者经营者支付所付价款十倍或者遭受损失三倍的赔偿金;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一千元的,增加到一千元。 2、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零七条,明知产品存在缺陷仍然生产、销售,或者没有依据前条规定采取有效补救措施,造成他人死亡或者健康严重损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相应的惩罚性赔偿。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一百四十八条,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经营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经营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或者损失三倍的赔偿金;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一千元的,为一千元。 二、如何界定三倍还是十倍 一种标价58元的食品出现问题,在商家存在故意隐瞒行为的前提下,如果按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三倍最低500元赔偿标准,消费者只能获得500元赔偿。但是如果按《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十倍赔偿”规定,消费者可以获得580元的赔偿。面对这种情况,消费者是否有自主选择权呢?“这是不可以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同国立法法》的规定,当两种法律条款撞车时,特殊法要优于普通法。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属于普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属于特殊法。在同一件案子中,没特别规定可采用普通法。但如有特殊法,比如针对食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出现问题时就不再适用普通法。 结语 根据以上法律规定,食品问题的赔偿标准为最低赔偿1000元。消费者发现生产者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可以要求生产者或者经营者支付所付价款十倍或者遭受损失三倍的赔偿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当两种法律条款撞车时,特殊法要优于普通法。因此,在食品问题案件中,应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赔偿规定,而非《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2021修正):第一章 总则 第十一条 国家鼓励和支持开展与食品安全有关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鼓励和支持食品生产经营者为提高食品安全水平采用先进技术和先进管理规范。 国家对农药的使用实行严格的管理制度,加快淘汰剧毒、高毒、高残留农药,推动替代产品的研发和应用,鼓励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2021修正):第一章 总则 第三条 食品安全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风险管理、全程控制、社会共治,建立科学、严格的监督管理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2021修正):第四章 食品生产经营 第二节 生产经营过程控制 第六十六条 进入市场销售的食用农产品在包装、保鲜、贮存、运输中使用保鲜剂、防腐剂等食品添加剂和包装材料等食品相关产品,应当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