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结婚后还能继续住公租房吗? |
释义 | 租赁合同期满后,以下情况之一发生时,应自行退出承租房屋:1.违反合同未整改,如转租、改变用途等;2.符合续租条件但未提出续租申请;3.提出续租申请但不符合条件。若确需继续租赁原公租房,经营单位可安排1年搬迁期,期满后应退出。搬迁期只有1次。 法律分析 如果在承租期内发生下列情况之一,应在租赁合同期满自行退出承租房屋: 1.租赁期内违反合同未整改。违反合同约定的行为包括:将房屋转借、转租他人或擅自与他人调换承租公共租赁住房;擅自改变房屋居住用途、原有使用功能、内部结构和配套设施,拒绝按甲方要求恢复原状;在房屋内从事违法活动;无正当理由连续6个月以上闲置房屋;欠缴租金累计满6个月,经催告仍未缴纳等。 2.符合续租条件但未按规定提出续租申请。 3.提出续租申请但经审核不符合续租条件。属于这种情况,并且确需继续租赁原公租房的承租家庭,经营单位可按照规定为其安排搬迁期,搬迁期限1年,搬迁期内租金按照届时租金标准确定,搬迁期满应当自行退出承租房屋。搬迁期只有1次。 拓展延伸 结婚后公租房的居住权是否受到影响? 结婚后公租房的居住权通常不会受到直接的影响。根据中国的相关法律规定,结婚并不会导致公租房的居住权被取消或终止。结婚后,夫妻双方可以共同享有公租房的居住权,并可以将婚后共同居住的事实通知相关部门进行备案。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结婚后另一方有其他住房条件改善的情况,可能会被要求退租或转为市场租赁。此外,如果结婚后家庭成员数量超过公租房的规定限制,也可能会影响居住权。因此,具体情况还需根据当地政策和规定进行具体咨询。 结语 根据以上情况,租赁合同期满后,承租方需自行退出房屋。违反合同约定、未整改行为、未提出续租申请或审核不符合续租条件等情况均应退出。搬迁期限为1年,期间租金按届时标准确定。结婚后公租房居住权通常不受影响,但需遵守相关规定。具体情况需根据当地政策咨询。 法律依据 《公共租赁住房管理办法》第十六条配租对象选择公共租赁住房后,公共租赁住房所有权人或者其委托的运营单位与配租对象应当签订书面租赁合同。租赁合同签订前,所有权人或者其委托的运营单位应当将租赁合同中涉及承租人责任的条款内容和应当退回公共租赁住房的情形向承租人明确说明。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