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老家房子算名下房产。目前个人在农村宅基地上设计建造的房屋是有土地使用证,只是没有房产证而已,因此个人名下的宅基地上建设的房屋既没有房产证,也没在房管局备案,也应认定为名下房产。如果宅基地上建设的房子已经卖了,过户手续交接完毕,那么个人再买房时,贷款按第一套房的比例发放。 一、宅基地不是自己的,但房子是自己的吗 农村宅基地产权归村集体所有由村集体分配给村民使用,村民在宅基地上建房子居住。 农村的宅基地和房屋拆迁是分开补偿的。 “分开补偿”是指土地补偿和地上附着物补偿的分离。 在遇到宅基地拆迁的时候,有两种补偿: 1、宅基地补偿; 由于宅基地的产权属于村集体,因此这部分补偿归村集体所有,不会直接给宅基地使用人。 2、房屋补偿。 而房屋的产权属于村民私有,因此房屋补偿归村民所有。村民的宅基地被征收后,如果没有其他宅基地,那么村集体要给村民重新分配宅基地,让村民在新的宅基地上建房子。 房产证,法律不保护这种房屋产权。因此在拆迁时,拆迁当事人不能得到拆迁补偿款,但这不意味着当事人得不到任何补偿,拆迁人可以得到搬迁补助费和临时安置补助费。 三、安置房算不算名下房产 安置房若以到房产局进行登记,算名下房产。个人的名下房产情况,需要根据房管局出具的房产数量的证明为主要的依据,安置房也是有多种类型的,根据城市和区域的不同,安置房也分为有产权和无产权,有房产证则有产权,属于个人财产,如果没有房产证,则没有产权,不属于个人财产。有产权的安置房可以上市交易,且价格和商品房相差不大。没有产权的安置房是不能上市交易的,且价格明显低于商品房。一般拆迁安置房是可以办理房产证的,只要有房产证,并且能查到,这样的安置房就算个人名下的房产,再买房就算二套了。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百六十二条宅基地使用权人依法对集体所有的土地享有占有和使用的权利,有权依法利用该土地建造住宅及其附属设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