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离婚证上登记日期是什么 |
释义 | 离婚证的登记日期就是离婚日期。结婚的时间是以结婚证上的日期为准,同样的道理,离婚的时间就只能以离婚证上面登记的时间为准,我国对结婚或离婚都设定了一定的条件限制,离婚冷静期的条款生效之后,就算是满了30天,也得双方到婚姻登记机构申请离婚。 一、签订离婚协议算离婚吗 签订离婚协议是否算离婚,需根据具体情况分析: 1、如果仅仅只签了离婚协议书,则不能算做离婚; 2、如果签订离婚协议,并且具备婚姻登记机关的备案登记这一特定形式要件,才能产生法律效力,才属于离婚。 一、协议离婚的流程如下: 1、当事人申请; 2、婚姻登记机关初审; 3、发《离婚登记申请受理回执单》; 4、30天离婚冷静期届满,申请发给离婚证; 5、婚姻登记机关审查; 6、登记、发给离婚证。 二、协议离婚所需的材料如下: 1、双方的身份证、户口薄; 2、结婚证原件; 3、签字确认的离婚协议书; 4、个人近期免冠照片两张。 总而言之,仅仅签了离婚协议书不算离婚,签订离婚协议书后必须要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才算离婚。离婚协议书是以离婚为生效要件的,如果不离婚,签订的离婚协议书就是不生效的。 二、离婚需要带房产证吗 离婚登记不需要提供房产证。协议离婚是指现存法律婚姻关系的男女双方,通过对离婚、子女抚养、财产分配(需要带房产证)、债务处理问题达成一致,向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婚姻登记机关经审查后,对符合离婚条件的当事人予以离婚登记的离婚制度。 一、协议离婚需要准备的材料如下: 1、本人有效的身份证; 2、本人有效的户口证件(户口本、集体户口本人页、户籍证明原件); 3、结婚证; 4、离婚协议书; 5、离婚登记照片。 二、协议离婚需要下列手续: 1、网上预约。部分地区的民政局要求办理离婚登记前先在网上提交预约申请,具体是否需要网上预约可咨询各地民政局; 2、准备离婚协议。男女双方必须签订一份书面离婚协议,离婚协议必须包括双方是自愿离婚和对子女的抚养、财产以及债务等事项协商一致。 3、申请受理。男女双方需拿着身份证、户口本、结婚证、书面离婚协议等材料亲自去民政局申请离婚登记。 4、冷静期。申请离婚登记之日起30天内,任何一方不愿意离婚的,可以去民政局撤回离婚登记申请。这就是所谓的30天冷静期。 5、审查和发证。如果30天满了,自第31天开始至第60天,男女双方必须亲自到民政局去申请领离婚证。 三、领证后没住一起多久可以离婚 法律上并没有规定结婚之后多久才可以申请办理离婚。结婚时间的长短与能否离婚无关。不论结婚多久,一方或双方想要解除婚姻关系,均可以通过诉讼离婚或者协议离婚的方式解除婚姻关系。 但是协议离婚程序开始启动之后因为民法典的施行,必须有30天的离婚冷静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实施以后,民政部对婚姻登记程序进行调整,民法典也对离婚冷静期有了明确的规定,在离婚程序中增加冷静期。新调整后的调整离婚登记程序包括申请、受理、冷静期、审查、发证五个阶段。 第一步,带材料初审并拿回执单。 夫妻双方拿着结婚证、本人身份证(或户口簿)到有管辖权的婚姻登记机关现场填写《离婚登记申请书》,工作人员进行初审,如果有一本结婚证丢失,在该名当事人书面声明遗失后按照另一本结婚证办理,若两本遗失则需要双方书面声明遗失并到档案室调取出结婚登记档案复印件,加盖档案专用章,再进行办理。初审好之后发给双方《离婚登记申请受理回执单》。双方回家去。 第二步,等待三十天离婚冷静期。 夫妻双方在拿到前述回执单后,冷静下来,度过三十天。在这三十天里,如果反悔,不想离婚了,可以这样做: 1.主动撤回:拿着本人身份证和前述回执单(遗失的可不提供,但须书面说明),到当初发回执单的婚姻登记机关亲自现场填写《撤回离婚登记申请书》,经工作人员核实无误后,换来一份《撤回离婚登记申请确认单》。 2.被动撤回:如果没时间去撤回,那么自冷静期届满后三十日内(也就是拿到回执单后的六十天内),不要去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证。(自离婚冷静期届满后三十日内,双方未共同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发给离婚证的,视为撤回离婚登记申请) 第三步,过了冷静期,仍要离婚,三十天内拿材料去换离婚证。 过了三十天的冷静期之后,双方仍然决定要离婚,那么在期限届满后的三十日内(期间届满的最后一日是节假日,以节假日后的第一日为期限届满的日期),双方拿着离婚协议书(需载明自愿离婚并就子女抚养、财产及债务处理协商一致)三份、结婚证、两张两寸单人近期半身免冠照和身份证,共同亲自到前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发给离婚证。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六条夫妻双方自愿离婚的,应当签订书面离婚协议,并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离婚协议应当载明双方自愿离婚的意思表示和对子女抚养、财产以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致的意见。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