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是多久 |
释义 | 《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实施) 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第一百八十九条当事人约定同一债务分期履行的,诉讼时效期间自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 第一百九十条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对其法定代理人的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自该法定代理终止之日起计算。 第一百九十一条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的损害赔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自受害人年满十八周岁之日起计算。 第一百九十二条诉讼时效期间届满的,义务人可以提出不履行义务的抗辩。 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后,义务人同意履行的,不得以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为由抗辩;义务人已经自愿履行的,不得请求返还。 第一百九十三条人民法院不得主动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 一、民事权利能力始于几岁 我国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自出生起就开始,到自然死亡为终点。 二、民事权利所包含的类别有哪些 民事权利是法律赋予民事主体享有的利益范围和实施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以实现某种利益的意志。民事权利分类:(一)根据民事权利是否以财产利益为内容,民事权利可分为财产权和人身权。 (二)根据权利的作用,民事权利可分为支配权、请求权、抗辩权和形成权。 (三)根据民事权利的效力范围,民事权利可分为绝对权和相对权。 (四)根据两项相互关联的权利之间的关系,民事权利可分为主权利与从权利。 (五)根据相互间是否有派生关系,民事权利可分为原权利与救济权。 (六)根据权利有无移转性,民事权利可分为专属权与非专属权。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