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绑架罪与敲诈勒索罪在法律定义上的区别是什么? |
释义 | 绑架罪与敲诈勒索罪的区别在于:对象不同,敲诈勒索罪针对同一对象,而绑架罪针对不同对象;表现不同,敲诈勒索罪威胁是将来实施,绑架罪威胁是当时已实施;控制不同,敲诈勒索罪不掳走被害人,绑架罪掳走并控制被害人。如果不存在绑架行为且未当场交付财物,应以诈骗罪定罪;如果当场交付财物且威吓内容涉及暴力,则应以抢劫罪定罪,若涉及揭露隐私等,则应以敲诈勒索罪定罪。 法律分析 以威胁方法实施绑架罪与敲诈勒索罪常易混淆,二者的区别是: (1)犯罪侵害的对象不同。敲诈勒索罪实施威胁的对象和取得财物的对象是同一个;而绑架罪实施威胁绑架的对象和取得财物的对象是分别不同的人。 (2)客观方面表现不同。敲诈勒索罪威胁的内容如系暴力,行为人声称是将来实施;而绑架暴力内容的威胁,则是当时、当场已经实施的。 (3)敲诈勒索罪行为人并不掳走被害人予以隐藏控制,而绑架罪则要将被害人掳走加以隐藏、控制。 另外,如果行为人以并不存在的绑架行为欺骗威吓某人不是当场交付财物的,既不应以敲诈勒索定罪,也不能以绑架定罪,而应以诈骗罪论处。如欺骗威吓某人当场交出财物,而威吓的内容是以暴力侵害人身为内容的,则应以抢劫罪论处,如威吓的内容是以揭露隐私等,则应以敲诈勒索罪论处。 拓展延伸 绑架罪和敲诈勒索罪:法律定义上的区别及其影响 绑架罪和敲诈勒索罪在法律定义上存在明显的区别。绑架罪是指以非法拘禁或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要求他人支付赎金或达成某种条件的犯罪行为。而敲诈勒索罪则是指以暴力、威胁或其他手段,强迫他人交付财物或达成某种利益要求的犯罪行为。两者的区别在于绑架罪强调对人身自由的限制,而敲诈勒索罪则侧重于对财物的要求。这种区别在法律上具有重要的影响,因为不同犯罪行为的定性和量刑标准不同,对被告人和受害人的权益保护也存在差异。因此,准确理解绑架罪和敲诈勒索罪的区别对于法律实践和司法判决具有重要意义。 结语 绑架罪与敲诈勒索罪在法律定义上有明显区别。绑架罪侵害对象和取得财物对象分别不同,威胁内容是当时实施的,而敲诈勒索罪威胁内容是将来实施的。绑架罪要将被害人掳走隐藏控制,而敲诈勒索罪并不掳走被害人。如果行为人以虚假绑架行为欺骗威吓他人且不当场交付财物,应以诈骗罪论处。威吓内容涉及暴力侵害则应以抢劫罪论处,涉及揭露隐私等则应以敲诈勒索罪论处。准确理解两者区别对于法律实践和司法判决至关重要。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四章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第二百三十九条 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绑架他人的,或者绑架他人作为人质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较轻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犯前款罪,杀害被绑架人的,或者故意伤害被绑架人,致人重伤、死亡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以勒索财物为目的偷盗婴幼儿的,依照前两款的规定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六章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第一节 扰乱公共秩序罪 第三百条 组织、利用会道门、邪教组织或者利用迷信破坏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组织、利用会道门、邪教组织或者利用迷信蒙骗他人,致人重伤、死亡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犯第一款罪又有奸淫妇女、诈骗财物等犯罪行为的,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