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交通事故处理步骤指导
释义
    这段内容介绍了交通事故的现场处理流程和责任认定、赔偿调解以及向人民法院起诉的相关规定。同时,对于小型交通事故的处理流程也进行了详细说明,包括当事人撤离现场和自行协商处理赔偿事宜,以及交通事故处理中需要书面记录的内容。最后提醒当事人要保障自己的权益,在撤离现场前要与对方当事人对事实和交通事故成因做好书面记录。
    法律分析
    交通管理部门在完成现场勘查后,应要求当事人或见证人在现场图上签名,以便交警部门对现场勘查记录进行复核,确保记录的准确性。为检验需要,可以扣留肇事车辆和当事人相关证件。
    二、交通部门交通事故责任认定
    交警部门经过调查后,应当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
    三、交通部门组织赔偿调解
    在确认伤者治疗终结或确定损害结果后,如果事故当事人同意进行赔偿调解,交警部门可以组织调解。调解次数一般不超过2次。调解不成,填写《调解终结书》,告知当事人在法定时效期间向人民法院起诉。也可以不申请调解,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四、向人民法院起诉
    委托律师或者自行向人民法院起诉,一般在事故发生地基层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在法庭审理过程中,各方可以在法院主持下调解,达成调解协议。调解不成的,由法院依法判决。
    五、申请强制执行
    如果判决的履行义务人没有在判决或调解确定的期限内履行赔偿义务的,原告方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由法院执行局向赔偿义务人强制履行赔偿义务。
    六、交通轻微事故处理流程
    平时生活中的交通事故大多数属于小型交通事故,对于此类未造成人身伤亡的交通事故,如果当事人对事实及成因没有争议,可以即行撤离现场,恢复交通,自行协商处理损害赔偿事宜。例如,仅造成轻微财产损失,并且基本事实清楚的,当事人应当先撤离现场再进行协商处理;对于剐蹭、追尾等交通事故,肇事双方须自行快速撤离现场,通过保险进行事故善后赔偿处理,不再停留于事故现场等待交警处理,以减少道路拥堵现象。无法达成协议不能即行撤离现场的,应当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
    但是,即使是小型交通事故,也要保障自己因此受到的损害得到赔偿。所以,在撤离现场之前,必须记住与对方当事人对事实和交通事故成因做一个书面记载,包括交通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当事人姓名、机动车驾驶证号、联系方式、机动车牌号、保险凭证号、交通事故形态、碰撞部位、赔偿责任人等内容,并共同签名。如果能即时达成协议书也可以立即写一个事故处理协议书,写清协商赔偿数额和赔偿方式,之后立即撤离现场。当事人均已办理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的,可以根据事故情况的协议书向保险公司索赔,也可以自行协商处理损害赔偿事宜。
    结语
    交通事故处理流程包括现场勘查、责任认定、赔偿调解、向法院起诉、申请强制执行和交通事故轻微事故处理流程。当事人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处理方式,并在撤离现场前对事实和成因进行书面记载,共同签名。同时,当事人应办理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并向保险公司索赔或自行协商处理损害赔偿事宜。交警部门应确保记录的准确性,对扣留车辆和证件进行妥善保管。
    法律依据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一章 总 则 第八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建立与司法机关、保险机构等有关部门间的数据信息共享机制,提高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工作信息化水平。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六章 调 查 第四节 检验、鉴定 第五十七条 重新检验、鉴定应当另行委托鉴定机构。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十二章 附 则 第一百一十条 车辆在道路以外通行时发生的事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接到报案的,参照本规定处理。涉嫌犯罪的,及时移送有关部门。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7/27 22: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