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工伤劳动能力评估的手续 |
释义 | 工伤劳动能力鉴定程序分为以下几步:首先,工伤发生后,职工或用人单位向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提交相关材料。其次,委员会进行材料审核,如有不完整,会要求补正。然后,委员会选取专家组进行鉴定,根据伤情和诊断提出意见,并发出鉴定结论通知书。最后,委员会在20天内将鉴定结论送达职工和用人单位。如果对结论不满意,可以申请再次鉴定。 法律分析 工伤劳动能力鉴定程序一般分为以下几步: 第一,职工发生工伤后,经治疗病情相对稳定后,由职工或者用人单位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一般需要提交《工伤决定认定书》、有效的诊断证明等材料。 第二,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在收到申请后会进行材料审核,对于材料不完整的会在5个工作日内一次性告知需要补正的材料。 第三,材料收齐后,劳动鉴定能力委员会一般会选取3名或者5名专家组成专家组进行鉴定。 之后专家组会根据工伤职工伤情及医疗诊断情况提出鉴定意见,并作《劳动能力嘉定、确认结论通知书》。鉴定委员会一般在作出鉴定结论之日起20日内将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及时送达工伤职工及其用人单位。 在此提醒大家,如果大家对于鉴定结论不服,还可以申请再次鉴定。 拓展延伸 工伤劳动能力评估程序 工伤劳动能力评估程序是指在发生工伤后,为了确定受伤员工的劳动能力是否受损,需要进行的一系列评估程序。该程序旨在通过专业的医学鉴定和评估,客观地评估受伤员工的工作能力,并为其提供相应的赔偿和康复方案。评估程序包括收集和分析工伤相关的医学资料、进行身体功能测试、进行职业能力评估等环节。通过这一程序,能够准确判断受伤员工的劳动能力损失程度,为其提供合理的赔偿,并帮助其进行康复和职业重返。这一程序对于保障工伤员工的权益,维护劳动关系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结语 工伤劳动能力评估程序是为了确定受伤员工的劳动能力是否受损而进行的一系列评估程序。通过专业的医学鉴定和评估,客观地评估受伤员工的工作能力,并提供相应的赔偿和康复方案。这一程序对于保障工伤员工的权益,维护劳动关系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如对评估结论不满意,可申请再次鉴定。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工伤保险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四条 以下四种情形可认定为工伤: (一)职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受到伤害,用人单位或者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没有证据证明是非工作原因导致的; (二)职工参加用人单位组织或者受用人单位指派参加其他单位组织的活动受到伤害的; (三)在工作时间内,职工来往于多个与其工作职责相关的工作场所之间的合理区域因工受到伤害的; (四)其他与履行工作职责相关,在工作时间及合理区域内受到伤害的。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