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杀人犯可以免除死刑的情况有哪些 |
释义 | 不适用死刑和死缓变更的情况下,不可免除罪犯死刑。犯罪时未满十八周岁和审判时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死刑缓期执行期间,无故意犯罪者减为无期徒刑或有期徒刑,有重大立功者减为二十五年有期徒刑,故意犯罪且情节恶劣者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后执行死刑。未执行死刑的故意犯罪者,重新计算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并报备最高人民法院。 法律分析 任何情况下都不可以免除罪犯死刑,只有不适用死刑和死缓变更的情况。 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但是对于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 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二年期满以后,减为无期徒刑;如果确有重大立功表现,二年期满以后,减为二十五年有期徒刑;如果故意犯罪,情节恶劣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后执行死刑;对于故意犯罪未执行死刑的,死刑缓期执行的期间重新计算,并报最高人民法院备案。 拓展延伸 杀人犯免除死刑的条件有哪些? 杀人犯免除死刑的条件有多种,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情况。首先,如果杀人犯是在紧急情况下为了自卫或保护他人而行凶,可能会考虑免除死刑。其次,如果杀人犯有严重的精神障碍或精神病,可能会被认定为无法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这也可能导致免除死刑。此外,如果杀人犯在犯罪时是未成年人,或者在犯罪前受到严重的虐待或剥夺,法庭可能会考虑免除死刑。最后,如果杀人犯能够提供有力的证据证明自己的改过和对社会的积极贡献,也可能成为免除死刑的理由。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条件和判决结果会根据不同的司法体系和国家而有所不同。 结语 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免除罪犯死刑,只有不适用死刑和死缓变更的情况。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特权超越法律。然而,对于未满十八周岁的犯罪者和审判时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若期间无故意犯罪,则二年后减为无期徒刑;若有重大立功表现,则二年后减为二十五年有期徒刑;若故意犯罪情节恶劣,需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后执行死刑。对未执行死刑的故意犯罪者,重新计算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并报最高人民法院备案。需要注意的是,免除死刑的具体条件和判决结果因司法体系和国家而异。 法律依据 《刑法》第四十九条 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 审判的时候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但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 第四条 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第五十条 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二年期满以后,减为无期徒刑;如果确有重大立功表现,二年期满以后,减为二十五年有期徒刑;如果故意犯罪,情节恶劣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后执行死刑;对于故意犯罪未执行死刑的,死刑缓期执行的期间重新计算,并报最高人民法院备案。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