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在公司虚假广告案件中,如何证明被误导者的损失?
释义
    法律分析:被误导者的损失可以包括直接经济损失、间接经济损失和精神损失。直接经济损失是指因为虚假广告产生的实际损失,如购买无法使用的产品或服务。间接经济损失是指因虚假广告导致的一系列对被误导者的生活、工作和社会关系产生的消极影响,如追索权利的费用、因产品无法使用而导致的其他额外支出等。精神损失是指因认为自己被欺骗而导致的精神困扰、伤害和痛苦。
    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十七条:“发布虚假广告,误导消费者的,由有关行政部门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3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可以处50万元以下的罚款。”
    2.《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四十四条:“当事人因误解所订立的合同,一方有过错的,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八条:“侵权人应当承担因侵权行为给他人造成的损害赔偿责任。”
    综上所述,被误导者的损失可以通过证明被误导的事实,以及其所导致的直接经济损失、间接经济损失和精神损失等方面进行评估。如果公司发布虚假广告,或者因误解订立合同,导致被误导者受到损害,被误导者可以向有关行政部门、市场监管机构或法院提起诉讼,通过法律手段进行维权和损失赔偿。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8/1 18:1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