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能否在立案后撤销诉讼?
释义
    民事案件中,原告在法院立案后但宣判前,可以书面申请撤诉。法院会根据情况裁定是否准许撤诉。如果法院不准许撤诉,并且原告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法院可以缺席判决。治安案件中,如果向公安局派出所报案,且他人故意伤害导致的伤情不严重(一般为轻微伤或以下),对方已赔偿损失且被原谅,可以向办案机关递交申请书,由办案机关批准。刑事案件一般不允许撤销,但可以写申请作为定罪量刑的依据。
    法律分析
    如果是民事案件,在法院立案后,宣判前,原告申请撤诉的,可以向法院提交书面撤诉申请书,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裁定。人民法院裁定不准许撤诉的,原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缺席判决。
    如果是治安案件,比如向公安局派出所报了案,同样的,比如他人故意伤害你致伤,伤情不是很严重,一般为轻微伤或以下,他人已赔偿了你损失,你也原谅他人,就可以向办案机关递交申请书,由办案机关批准。
    如果是刑事案件,一般不允许撤销案件,要提起公诉,但也可以写申请,作为定罪量刑的依据。
    拓展延伸
    立案后的撤诉程序及注意事项
    立案后撤销诉讼是一项法律程序,需要遵循一定的程序和注意事项。首先,当事人应向法院递交书面申请,说明撤诉原因和意愿。法院会根据具体情况审查并决定是否接受撤诉申请。若法院接受撤诉申请,案件将被终结,不再进行审理。但需要注意的是,撤诉并不意味着对方自动胜诉,对方仍有可能提起反诉。此外,撤诉后可能需要支付相关诉讼费用,还需注意对方是否同意撤诉,以避免可能的纠纷。因此,在立案后撤销诉讼前,建议咨询专业律师,了解具体法律规定和可能的后果,以做出明智的决策。
    结语
    撤诉是一项法律程序,需按规定进行。申请人应向法院递交书面申请,说明撤诉原因和意愿。法院会审查并决定是否接受撤诉。若接受,案件终结,但并非对方自动胜诉,可能会有反诉。撤诉后或需支付诉讼费用,需注意对方是否同意撤诉,避免纠纷。建议咨询律师,了解法律规定和后果,做出明智决策。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
    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7/22 5:5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