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退休职工与企业劳动关系认定 |
释义 | 实践中,若劳动者已经达到法定退休年龄而用人单位未终止与其的劳动关系,即表明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均具有继续维持劳动关系的意思表示,双方仍系劳动法律关系,应当受《劳动法》的调整。 一、劳动者已达法定退休年龄,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是否自动终止。 若劳动者请求用人单位给付终止劳动关系的经济补偿,劳动者因退休开始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法院一般判定用人单位无须给付经济补偿。但对于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由于缴费年限达不到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人员,用人单位可以终止与其的劳动关系,但终止劳动关系时,必须依法向其支付经济补偿金。 二、劳动者已达法定退休年龄但未享受养老保险待遇,其与用人单位间法律关系的认定。 1、一般来说,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人员基本上已经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但是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并不一定能享受养老保险待遇。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只有累计缴纳养老保险费满15年的,劳动者才可能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这就会导致一部分劳动者达到了退休年龄,而无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情况。 2、用人单位在招用劳动者时若劳动者满足已达退休年龄和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两个条件,则按劳务关系处理。若劳动者未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则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依然可以形成劳动关系。故已达退休年龄的人能否成为劳动关系的主体还取决于其是否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而不能仅以法定退休年龄作为区分其与用人单位间成立劳动关系或劳务关系的标准。 该内容由 梁勤栓律师 和 律说律答 共创回答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