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工伤后单位调岗制度 |
释义 | 工伤后单位调岗规定:工伤造成伤残,单位可调整职工岗位,职工不同意按工伤保险条例处理。单位应证明调职降薪合理性,否则调岗调薪无效,应按原合同履行。劳动合同法规定合同具约束力,变更应书面协商一致。提出调动时需与领导谈,阐述成绩、调岗原因及表态。工伤期内工资不变,停工留薪期不超过12个月,严重情况可延长,伤残后享受待遇,需护理由单位负责。 法律分析 关于工伤后单位调岗的规定:工伤后造成伤残,劳动者不能从事原来工作的,用人单位可以调整职工的岗位,职工不同意调岗的,按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处理。 这是《工伤保险条例》中明确规定的。如果职工不能胜任工作、职工患病或者非因公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单位可单方对职工调岗。 但双方若因此发生争议,单位应举证证明其调职降薪的合理性,如果不能举证证明,那么调岗调薪无效,双方仍应按原劳动合同履行。《劳动合同法》第三条,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 依法订立的劳动合同具有约束力,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履行劳动合同约定的义务。 第三十五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变更后的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提出调动时要先跟所在部门的领导谈,一般谈三点内容: 1.自己的成长收获和工作成绩。 2.调岗原因:阐述自己的能力优势及匹配的部门,如果调岗会更好的发挥,对公司的贡献更大(兴趣的原因简要一提就可以,但不是重点) 3.表态:如果同意不胜感激,如果因为各种原因不同意或者不能调动,自己也一定会积极努力认真的工作。以上就是律师为大家总结的相关内容,如果你还有相关法律咨询或者其他事项不明白的也可以致电在线律师解答,希望能够帮助到你。 《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三条,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工伤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停发原待遇,按照本章的有关规定享受伤残待遇。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的,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 生活不能自理的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护理的,由所在单位负责。 结语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工伤后造成伤残的劳动者如不能从事原来的工作,用人单位有权调整其岗位。若职工不同意调岗,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处理。然而,若双方发生争议,单位应证明调职降薪的合理性,否则调岗调薪无效,双方应按原劳动合同履行。根据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具有约束力,双方应履行合同约定的义务。变更劳动合同需协商一致,采用书面形式,并由双方各执一份。若有调动需求,应先与所在部门领导协商,充分阐述个人能力优势及匹配的部门,并表态积极努力工作。如需法律咨询,请致电在线律师。希望以上内容能对您有所帮助。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2021修正):第三章 工会的权利和义务 第二十四条 工会依照国家规定对新建、扩建企业和技术改造工程中的劳动条件和安全卫生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进行监督。对工会提出的意见,企业或者主管部门应当认真处理,并将处理结果书面通知工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2021修正):第三章 工会的权利和义务 第三十二条 工会会同用人单位加强对职工的思想政治引领,教育职工以国家主人翁态度对待劳动,爱护国家和单位的财产;组织职工开展群众性的合理化建议、技术革新、劳动和技能竞赛活动,进行业余文化技术学习和职工培训,参加职业教育和文化体育活动,推进职业安全健康教育和劳动保护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一章 总 则 第七条 劳动者有权依法参加和组织工会。 工会代表和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依法独立自主地开展活动。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