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问题 | 个人所得税如何进行扣除? |
| 释义 | 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及税率介绍。根据应纳所得额计算个人所得税,包括税前工资收入、五险一金和费用减除额。个人所得税率根据收入水平而定,税额与应纳税所得额成比例。2018年起,个税免征额提高到5000元。 法律分析 一、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 1.应缴纳所得额=税前工资收入金额-五险一金(个人缴纳部分)-费用减除额 2.应纳税额=应纳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例】 张三在10月份税前工资12000元,需要缴纳各项社会保险金1100元, 适用5000元新的费用标准和新的税率表: 应纳所得额=税前工资收入金额-五险一金(个人缴纳部分)-起征点(5000元)=12000-1100-5000=5900元 找税率及速算扣除数:参照上面的工资税率表不含税部分,超过3000元至12000元的部分,则适用税率10%,速算扣除数为210。 应缴纳个人所得税税额=应纳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5900×10%-210=380元。 二、个人所得税介绍 个人所得税率是个人所得税税额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比例。个人所得税率是由国家相应的法律法规规定的,根据个人的收入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是收入达到缴纳标准的公民应尽的义务。2018年8月3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将个税免征额由3500元提高到5000元。 拓展延伸 个人所得税的扣除规则和注意事项 个人所得税的扣除规则和注意事项是指在纳税人计算个人所得税时,可以根据国家税法规定的一定条件和限额,从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一定的费用、捐赠款项等,以减少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金额。扣除规则包括但不限于子女教育、赡养老人、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方面。在享受扣除的同时,纳税人需要注意相关的申报流程、证明材料的准备以及扣除额度的限制。合理利用个人所得税的扣除规则,可以有效降低个人所得税负担,但同时也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合法合规纳税。 结语 个人所得税是根据税前工资收入金额、五险一金个人缴纳部分和费用减除额计算得出的。根据新的费用标准和税率表,张三在10月份应缴纳个人所得税380元。个人所得税是根据收入计算的,是公民的义务。2018年8月31日,个税免征额提高到5000元。在计算个人所得税时,可以根据国家税法规定的扣除规则和注意事项,合理利用扣除规则可以降低个人所得税负担,但需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合法合规纳税。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2018修正): 第二十条 个人所得税的征收管理,依照本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的规定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维护建设税法: 第五条 契税的应纳税额按照计税依据乘以具体适用税率计算。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2018修正): 第十九条 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和税务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本法规定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追究法律责任。 |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