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合同显失公平应怎么赔偿
释义
    1、根据我国《民法典》规定:下列合同,当事人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结构变更或者撤销,其中一项就是在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所以,显失公平的合同,不能要求赔偿,而是申请法院或仲裁机构予以变更或者撤销。
    2、显失公平的合同是指一方在订立合同时因情况紧迫或缺乏经验而订立的明显对自己有重大不利的合同。例如,某人因就医需要或经营周转的迫切需要,而向他人借高利贷,此种借贷合同大多属于显失公平的合同。显失公平的合同往往是当事人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极不对等、经济利益上不平衡,因而违反了公平合理原则。
    3、显失公平的合同一般具有以下法律特征:
    第一,这种合同在订立时对一方当事人明显不公平。一方要承担更多的义务而享受极少的权利或者在经济上要遭受重大损失,而另一方则以较少的代价获得较大的利益,承担极少的义务而获得更多的权利。
    第二,一方获得的利益超过了法律所允许的限度。
    第三,受害的一方在订立合同时缺乏经验或情况紧迫。也可以说,在订立合同时受害人因无经验,对行为的内容缺乏正确认识。
    4、法律依据:
    《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七至第一百五十一条可撤销合同:
    下列合同,当事人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
    (一)因重大误解订立的;
    (二)在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当事人请求变更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不得撤销。
    第五十八条合同无效或被撤销的法律后果
    合同无效或者被撤销后,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到的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
    合同显失公平怎么办
    根据法律规定,合同显失公平属于可撤销合同。可撤销合同的情形有:一方或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所订立的合同;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围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显失公平所订立的合同;其他法定情形等。
    合同显失公平怎么办
    如果合同确实显失公平,可以依据《合同法》第五十四条款行使撤销权。在可撤销合同中,意思表示不真实的一方当事人可以通知对方解除合同,如果对方对撤销合同有异议,撤销权人需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撤销合同,诉讼时只能以另一方当事人为被告。在合同的保全中,因撤销权的行使,使债务人与第三人的法律行为发生自始无效的效力,对第三人的影响颇大,为慎重起见,合同法特别规定撤销权的行使应由债权人以自己的名义并以诉讼形式进行。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24、25条的规定,债权人依照合同法第54条的规定提起撤销权诉讼的只以债务人为被告,受益人或受让人为诉讼第三人;两个或两个以上债权人以同一债务人为被告,就同一标的提起诉讼的,可以合并审理。由此可见,债权人为数人时,各债权人可以单独行使撤销权,也可以共同行使。虽然撤销权人都必须在规定的期间内行使撤销权,但具体期限有所不同。在可撤销合同中,具有撤销权的当事人自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该撤销权消灭;在合同保全中,撤销权自债权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但自债务人的行为发生之日起5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该撤销权消灭。
    合同显失公平应该怎么办
    合同显失公平的,受害一方是有救济途径的,可以按法律规定行使撤销权:1、受害一方需向法院或仲裁机构要求变更或撤销该合同。如果法院或仲裁机构裁决对合同内容予以变更的,按裁决履行;如果被撤销,那么该合同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2、撤销权的行使的期限是一年,具有撤销权的受害一方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要行使撤销权,否则撤销权消灭。合同如不能撤销的,该合同就对当事人双方都有效,受害一方也必须接受。3、在生活中,比较常见的是在签订格式合同后,常常会遇到对方不释明合同条款,因为一时糊涂就签下合同的情况。遇到这种情况,也不用太担心,格式合同常常有很多显失公平的地方,合法行使撤销权,要求变更或撤销合同,就是有效的救济途径。
    合同显失公平怎么处理
    合同显失公平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合同被撤销的自始无效。在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或以欺诈、胁迫的手段以及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合同应作无效处理。
    合同显失公平怎么办?
    合同显失公平的可以请求撤销合同。可以行使撤销权的情形有: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围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显失公平所订立的合同;因重大误解所订立的合同;一方或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所订立的合同;一方实施欺诈行为所订立的合同;其他法定条件等。
    
     该内容由 覃涛律师 和 律说律答 共创回答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23:3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