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被告人犯罪自首后,如何保护自己的权益? |
释义 | 法律分析:自首是指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在被追诉前,主动向国家机关如实供述其犯罪行为的行为。自首可以减轻处罚,但被告人在自首后仍需保护自己的权益。被告人在自首后,应该积极配合调查,并注意以下几点。 法律依据: 1.《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七条:被告人有自首情节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十五条:对自首犯罪行为,依法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3.《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三十三条:被告人有权保持沉默,不作自证其罪的供述。 4.《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九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5.《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自首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被告人在自首后,如实供述犯罪事实,积极配合调查,并自动交代其他犯罪事实,可以视为坦白。 被告人在自首后,应该积极配合调查,但同时也有权保持沉默。被告人可以委托律师出庭辩护,保护自己的权益。同时,被告人也有言论自由的权利,可以通过媒体等途径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态度。被告人在自首后,应该依法行事,积极配合调查,并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