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问题 | 2022年农村社保缴费价格表 |
| 释义 | 2022年新农合缴费标准是每人每年320元。而这一标准是国家税务局2021年公布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工作通知中明确规定的,指出2021年将继续提高居民医保待遇水平,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新增30元,达到每年不低于580元/人。但同时也将提高个人缴费标准,达到每人每年320元。虽然新农合的个人缴费提高了40元,但是统筹补偿力度也在加大,农民得到的实惠也会更加的多。 下面是农民缴纳新农合之后,可以享受的待遇。 1.可以异地参保 如果你在外地工作,只需要持“居住证”就能参加当地的医保,并能享受当地居民相同的补助标准。 2.优化异地报销 接下来,国家将会建设全国统一的医疗保障信息平台,将进一步优化慢性病、特殊疾病异地跨省直接报销的途径,每个县至少会有一家能直接报销的医疗机构,这样农民报销会更加的方便。 3.减轻患者负担 为减轻重大疾病患者费用负担,国家将持续完善医疗救助制度,全面实施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在做好资助困难群众参保的同时,也会稳步拓展救助对象范围,提高制度可及性。 4.加强门诊救助 ①一是普遍开展门诊慢特病保障 指导各地根据医保基金收支情况,把一些病期长、医疗费用高的慢特病及相关特殊治疗的门诊医疗费用纳入统筹基金支付范围,并参照住院进行管理和支付。 ②二是健全和完善普通门诊统筹 城乡居民医保在普遍建立门诊统筹的基础上,全面建立城乡居民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用药保障机制,截至2020年底居民高血压、糖尿病用药保障机制覆盖7200万“两病”患者,政策范围内报销达到预期目标。 5.报销比例提高 新农合对大病住院报销比例将从60%提高到70%,而大病救急,这项待遇确实能减轻很多农民的负担。加大对大病的报销比例,可以有效的缓解农民因病返贫的现象。 法律依据 《关于做好2021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工作的通知》 一、继续提高城乡居民医保筹资标准 为支持巩固提高居民医保待遇水平,逐步扩大医保支付范围,2021年继续提高居民医保筹资标准。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新增30元,达到每人每年不低于580元。同步提高居民医保个人缴费标准40元,达到每人每年320元。中央财政按规定对地方实行分档补助,对西部、中部地区分别按照80%、60%的比例进行补助,对东部地区各省分别按照一定比例进行补助。地方各级财政要按规定足额安排财政补助资金并及时拨付到位。进一步放开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户籍限制,对于持居住证参加当地居民医保的,各级财政要按当地居民相同标准给予补助。 要按要求合理确定居民医保财政补助和个人缴费标准,优化筹资结构。根据城乡居民大病保险(以下简称“大病保险”)基金运行情况,在确保现有筹资水平不降低的基础上,统筹考虑确定大病保险筹资标准。完善医疗救助分类资助参保政策,结合实际细化资助参保标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探索建立健全居民医保稳健可持续筹资机制。 |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