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上班第一天工伤,没签劳动合同怎样办 |
释义 | 上班第一天工伤没签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可以凭劳动关系证明申请工伤认定。工伤赔偿责任根据劳动关系、工伤保险和劳务关系的不同情况而定。工伤流程包括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劳动仲裁和民事诉讼。在工伤期间,工资按照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残评定后享受伤残待遇。生活不能自理的工伤职工需要护理,由单位负责。 法律分析 一、上班第一天工伤,没签劳动合同怎样办 上班第一天工伤没签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可以寻找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明资料到当地的社保部门申请工伤认定。 在工作过程中受伤的,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的,按以下情形处理: 1.如果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可以申请工伤认定,经认定属于工伤的,可以获得工伤赔偿。 2.如果用人单位有购买工伤保险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进行赔偿,没有购买工伤的,由用人单位承担赔偿责任。 3.如果属于劳务关系,由接受劳务的一方承担赔偿责任。 4.在工地工作过程中受伤的,如果产生工伤劳动争议,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二、工伤全部流程是什么 工伤全部流程是: 1.申请工伤认定:工伤认定是对所发生的事故伤害是否算工伤的确定。只能由社会保险行政管理部门来确定,一般为各地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管理局,其他机关无权作出是否为工伤的认定。注:申请工伤认定时需要提交劳动关系证明,无法提供的,需要先通过劳动仲裁、民事诉讼确定劳动关系; 2.劳动能力鉴定:对于存在伤残的,需要进行劳动能力鉴定,以确定伤残等级,进而确定工伤赔偿项目和赔偿标准。注:对首次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不服的,在接到鉴定结论次日起15日内,可以向省、自治区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进行再次鉴定; 3.劳动仲裁:对于不能协商解决上述工伤待遇纠纷的,工伤职工需要先申请劳动仲裁,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通过开庭审理,作出裁决。 再次、民事诉讼;对于不服劳动仲裁委员会的裁决结果的,可以在收到裁决书次日起15日内,提起民事诉讼,对起诉的工伤保险待遇,由人民法院作出民事判决。 三、在工伤期间工资怎么算 1.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2.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工伤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停发原待遇,按照本章的有关规定享受伤残待遇。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的,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生活不能自理的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护理的,由所在单位负责。 结语 对于上班第一天工伤且未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况,劳动者可凭劳动关系证明资料向当地社保部门申请工伤认定。工伤处理方式包括申请工伤认定、工伤保险赔偿或劳务关系赔偿,以及可能的劳动仲裁或民事诉讼。工伤流程包括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劳动仲裁和民事诉讼。在工伤期间,职工可享受停工留薪期内的原工资福利待遇,延长停工留薪期需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伤残后享受相应待遇,需要治疗或护理的职工由所在单位负责。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18修正):第三章 劳动过程中的防护与管理 第二十三条 用人单位应当优先采用有利于防治职业病和保护劳动者健康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逐步替代职业病危害严重的技术、工艺、设备、材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18修正):第三章 劳动过程中的防护与管理 第二十一条 用人单位应当保障职业病防治所需的资金投入,不得挤占、挪用,并对因资金投入不足导致的后果承担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18修正):第三章 劳动过程中的防护与管理 第三十八条 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未成年工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不得安排孕期、哺乳期的女职工从事对本人和胎儿、婴儿有危害的作业。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