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经济案件立案流程 |
释义 | 经济案件立案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1、报案:当事人发现经济纠纷,向公安机关报案; 2、受理:公安机关接到报案后,经过初步核实,确认属于经济案件,便予受理,并安排案件办理人员; 3、调查:办案人员根据报案人提供的线索,进行调查取证,收集案件相关资料; 4、立案:经过调查取证,办案人员认为案情属实,便向上级公安机关递交立案报告,经批准后正式立案; 5、侦查:公安机关对经济案件进行侦查,查清案件事实,掌握证据,确定犯罪嫌疑人; 6、审查:侦查机关根据案情,对犯罪嫌疑人进行审查,确定是否需要逮捕; 7、逮捕:如果犯罪嫌疑人需要逮捕,侦查机关便会对其实施逮捕; 8、起诉:侦查机关依据掌握的证据,对犯罪嫌疑人提起公诉; 9、审判:经过法庭审理,对被告人进行判决,依法惩处罪行; 10、执行:判决生效后,依法进行案件执行。 经济犯罪量刑标准: 1、贪污罪:贪污数额较大,判处有期徒刑三年以上且不满七年的;贪污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判处有期徒刑七年以上的;贪污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判处有期徒刑十年以上、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2、受贿罪:受贿数额较大,判处有期徒刑三年以上且不满十年的;受贿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判处有期徒刑十年以上或者无期徒刑的;受贿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判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3、挪用公款罪:挪用公款数额较大,判处有期徒刑三年以上且不满七年的;挪用公款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判处有期徒刑七年以上的;挪用公款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判处有期徒刑十年以上、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4、侵犯商业秘密罪:情节较轻的,判处拘役或者有期徒刑三年以下的;情节较重的,判处有期徒刑三年以上且不满七年的;情节严重的,判处有期徒刑七年以上。 综上所述,经济案件是涉及经济利益、财产权益等方面的案件。包括合同纠纷、侵权纠纷、金融纠纷、税务纠纷等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条 【立案的材料来源对立案材料的接受和处理】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利也有义务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举报。 被害人对侵犯其人身、财产权利的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控告。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对于报案、控告、举报,都应当接受。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的,应当移送主管机关处理,并且通知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而又必须采取紧急措施的,应当先采取紧急措施,然后移送主管机关。 犯罪人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自首的,适用第三款规定。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