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构成战时逃避服役罪的条件会有什么? |
释义 | 构成战时逃避服役罪的条件包括: 1、战时逃避服役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 2、本罪的主观方面只能是故意; 3、犯罪客体是兵役管理活动; 4、本罪的客观方面存在战时拒绝、逃避服兵役,情节严重的行为。 一、什么是《刑法》中拒绝或者逃避服役罪的构成要件 我国刑法战时拒绝、逃避服役罪的构成要件为:1、直接客体是兵役管理活动;2、表现为在战时拒绝、逃避服兵役,情节严重的行为;3、主体为一般主体,指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一般是年满18周岁的公民;4、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其目的一般是为了逃避服役,犯罪动机则多为贪生怕死、怕苦怕累。 二、怎样才会构成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 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是指有查禁犯罪活动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向犯罪分子通风报信、提供便利,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的行为。 (一)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的威信和正常活动。 本罪的犯罪对象必须是犯罪分子,其中包括犯罪之后,潜逃在外,尚未抓获的犯罪分子,也包括尚未被司法机关发觉的犯罪分子。 (二)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有查禁犯罪活动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向犯罪分子通风报信、提供便利,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的行为。 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 1.向犯罪分子泄漏有关部门查禁犯罪活动的部署、人员、措施、时间、地点等情况的; 2.向犯罪分子提供钱物、交通工具、通讯设备、隐藏处所等便利条件的; 3.向犯罪分子泄漏案情的; 4.帮助、示意犯罪分子隐匿、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翻供的; 5.其他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应予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 (三)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为特殊主体,只能是负有查禁犯罪活动职能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非上述人员不能构成本罪主体。 (四)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要求行为人必须出于故意才能构成。行为人明知其为犯罪分子处于查禁之列,仍然向其通风报信、提供便利,目的在于使犯罪分子逃避处罚。 三、战时自伤罪的量刑标准是怎样的? 战时自伤罪的判刑标准为: 1、犯战时自伤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2、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一般是指军官自伤,在重要关头或重要岗位自伤,以及自伤造成的严重后果。战时自伤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本法规定的军人可以构成本罪。战时自伤罪的主观上是故意的,有逃避军事义务的目的。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刑法》第三百七十六条 公民战时拒绝、逃避服役,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第十三条 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