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房屋买卖需要签订合同吗? |
释义 | 本文讲述了房屋买卖合同的法律效力以及生效条款。依法成立的合同会受到法律保护,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可以解决合同纠纷。同时,合同生效后对合同当事人之外的第三人也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可以请求法院排除妨害。对于农村房屋买卖未过户是否可以直接办理,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定,但只要符合法律规定,当事人自愿合法签订的房屋买卖合同就具有法律效力。 法律分析 只要房屋买卖合同依法成立,它就会受到法律保护。在双方当事人都签名或盖章后,合同即告成立。依法成立的合同对当事人具有法律效力,会受到法律的保护。如果双方之间产生了房屋买卖合同方面的纠纷,他们可以直接向法律寻求帮助,来解决合同纠纷。 一、合同生效条款 1、是指已经依法成立的合同在当事人之间产生一定的法律约束力,亦即法律效力。合同生效意味着双方当事人享有合同中约定的权利和承担合同中约定的应当履行的义务;任何一方不得擅自变更和解除合同;一旦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规定的义务,另一方当事人可寻求法律保护; 2、合同生效后,对合同当事人之外的第三人也具有法律约束力,第三人(包括单位、个人)均不得对合同当事人进行非法干涉,合同当事人对妨碍合同履行的第三人可以请求法院排除妨害;合同生效后,合同条款成为处理合同纠纷的重要依据。合同成立是合同生效的前提条件,合同生效是当事人双方订立合同实现预期目标必然要追求的结果。 二、农村房屋买卖未过户可以直接办理吗 按实际情况,虽然房屋权属未过户登记,但只要房屋买卖合同符合法律规定,当事人在自愿合法的前提下签订的,房屋买卖合同就具有法律效力。合同生效要件为: (1)当事人具有相应的订立合同的能力。 (2)意思表示真实。 (3)不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时合同成立。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 拓展延伸 房屋买卖合同失效时间是哪些时候 1、房屋买卖合同双方若无特别约定不存在失效时间。法律没有明确规定合同的有效期,合同的生效时间和终止时间一般由当事人自行约定,自双方当事人签字、盖章时合同成立生效或符合当事人所约定的生效条件时合同成立生效,同时可以在买卖合同中注明失效时间。 结语 只要房屋买卖合同依法成立并得到双方签字或盖章,它就会受到法律保护。合同生效后,当事人享有合同中约定的权利和承担合同中约定的应当履行的义务,对合同当事人之外的第三人也具有法律约束力。如果一方不履行合同规定的义务,另一方可以寻求法律保护。对于农村房屋买卖未过户的情况,只要符合法律规定并经过自愿合法签订,也可以直接办理。 法律依据 《民法典》 第四百九十条 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当事人均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时合同成立。在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之前,当事人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时,该合同成立。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当事人未采用书面形式但是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时,该合同成立。 第五百零二条 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合同应当办理批准等手续的,依照其规定。未办理批准等手续影响合同生效的,不影响合同中履行报批等义务条款以及相关条款的效力。应当办理申请批准等手续的当事人未履行义务的,对方可以请求其承担违反该义务的责任。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