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代通知金工资标准调整通知
释义
    企业在裁员时,需要提前通知工会或全体职工,并经过劳动行政部门的批准。只有在医疗期满、不能胜任工作、情势变更等三种情况下,单位辞退劳动者没有提前30天书面通知才需要支付代通知金。经济性裁员时,即使单位没有提前30天书面通知劳动者,也无需支付代通知金。解除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可以用一个月工资代替提前通知期,但如果解除行为不合法,则需继续履行劳动合同。
    法律分析
    一、代通知金工资标准是什么
    《实施条例》规定“代通金”的支付标准,应当以上个月的工资标准确定,但只以单月的工资为准,可能过高或过低,既有可能对用人单位不利,也有可能对劳动者不利,从整体上看不利于促进和形成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所以,结合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的立法精神,上个月的“工资标准”,应当是指劳动者的正常工资标准。如其上月工资不能反映正常工资水平的,可按解除劳动合同之前劳动者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确认。
    二、企业裁员没有提前通知有代通知金赔偿么
    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裁减人员二十人以上或者裁减不足二十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百分之十以上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后,裁减人员方案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可以裁减人员:
    1、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的;
    2、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的;
    3、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调整,经变更劳动合同后,仍需裁减人员的;
    4、其他因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经济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的。
    只有这三种情况下(即:医疗期满、不能胜任工作、情势变更),单位辞退劳动者没有提前30日天书面通知,才需要支付代通知金。除此之外,只要不是这三种情形下辞退劳动者,即使单位没有提前30日书面通知,也无需支付代通知金。所以,经济性裁员,单位即使没有提前30日书面通知劳动者,也无需支付代通知金。
    三、解决纠纷
    在用人单位依法解除劳动合同时,可以用多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不是30天工资)代替这个提前通知期,主要是为了补偿劳动者在失业时重新寻找工作所需要的时间的利益。但是如果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不合法,则其法律后果是解除劳动合同的决定被撤消,继续履行劳动合同。那么此时不存在是否支付代通知金的问题。
    用人单位想要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关系在职场上是非常常见的,在解除关系时,用人单位就需要提前向劳动者进行说明,并且根据相关的法律规定,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保障由于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关系期间其基本的生活需求。
    结语
    根据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的规定,代通知金的支付标准应以劳动者正常工资标准为准,如果上月工资不能反映正常工资水平,可按劳动者过去12个月的平均工资确认。企业裁员需要提前通知,并经过工会或职工意见的听取和劳动行政部门的报告,只有在特定情况下才需要支付代通知金。解除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可以用一个月工资代替提前通知期,但如果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不合法,则需要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此时代通知金的问题不存在。在解除劳动关系时,用人单位需要向劳动者进行说明,并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以保障劳动者的基本生活需求。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六章监督检查第七十四条【劳动行政部门监督检查事项】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依法对下列实施劳动合同制度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一)用人单位制定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及其执行的情况;
    (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和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
    (三)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遵守劳务派遣有关规定的情况;
    (四)用人单位遵守国家关于劳动者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规定的情况;
    (五)用人单位支付劳动合同约定的劳动报酬和执行最低工资标准的情况;
    (六)用人单位参加各项社会保险和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情况;
    (七)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监察事项。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四章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第五十条【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后双方的义务】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
    劳动者应当按照双方约定,办理工作交接。用人单位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在办结工作交接时支付。
    用人单位对已经解除或者终止的劳动合同的文本,至少保存二年备查。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五章工资第五十条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8/1 20:5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