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意味着对犯罪案件审查后进行后续的诉讼。 1、公安、司法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自首以及自诉人起诉等材料,按照各自的管辖范围进行审查后,认为有犯罪事实发生并需要追究刑事责任,决定将其作为刑事案件进行侦查或者审判的一种诉讼活动。 2、刑事立案作为刑事诉讼开始的标志,立案就意味着公安机关已经将该案件纳入法律程序: 1.公安机关开始侦查,调查案件情况; 2.提交检察院提起公诉; 3.法院接收,开庭审理,作出判决。 3、立案作为刑事诉讼开始的标志,是每一个刑事案件都必须经过的法定阶段,同时,这一诉讼阶段具有相对独立性和特定的诉讼任务,简而言之就是决定是否开始刑事诉讼程序。 一、当我们受到危害时,应当如何报警呢? 1、保持冷静、确定损失; 2、报警要快。遇到需报警的事情,要迅速就近拨打110,向接警员讲清楚发生了什么事情,事发的时间、地点、涉及人员,以及当时的现场情况; 3、想尽办法、尽快止损; 4、搜集证据、妥善保存,首先受害者要保存所有证据; 5、如实反映案件情况。 综上所述:对此问题的回答如上,我国法律中规定了人民法院受理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以及他们相互之间因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提起的诉讼,已立案意味着要进行案件审理。您了解了吗? 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利也有义务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举报。 被害人对侵犯其人身、财产权利的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控告。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对于报案、控告、举报,都应当接受。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的,应当移送主管机关处理,并且通知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而又必须采取紧急措施的,应当先采取紧急措施,然后移送主管机关。 犯罪人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自首的,适用第三款规定。
该内容由 王金虎律师
和 律说律答 共创回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