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探讨饮酒后死亡时的责任归属 |
释义 | 共同饮酒后发生事故导致死亡,责任属于过错责任。共同饮酒者需考虑是否违法、是否有过错以及与损害事实之间是否有因果关系,才需承担侵权责任。若有不当行为者需连带责任,无不当行为者根据具体情况分担民事责任。赔偿方式为协商,无强制性,诉讼时无责任人不一定承担责任。过错行为需承担侵权责任,无法证明无过错者也需承担责任。 法律分析 一起喝酒后死亡的责任。一起喝酒后死亡承担责任,属于过错责任。共同饮酒为生活中人之常情,但如果酒后发生事故死亡,同饮者未尽应尽的作为义务,应当承担不作为的侵权责任。共同饮酒人承担法律责任应主要考虑共同饮酒后死亡是否具有违法性,共同饮酒人在主观上是否具有过错,共同饮酒与损害事实之间是否具有因果关系,具备以上条件应当承担侵权责任,责任比例应主要考虑原因力的大小。 按法律规定,朋友聚会喝酒,如果有人因醉酒或者身份原因,受到损害甚至死亡,同桌所有人都有责任。区别是有过失行为的是连带责任,无过失的责任人,分担民事责任: 1、有不当行为的共同饮酒者,如果在酒桌上有强迫性劝酒行为,或者明知道对方有身体疾病劝酒的,或者召集人未将醉酒者负责护送到家的,纵容醉驾的,等等,对共同饮酒产生的伤害或者后果有责任的,应当承担连带责任,负责共同承担伤害行为的赔偿。 2、无不当行为的共同饮酒者,如果没有劝酒的行为,或者本人喝饮料,或者中途离开,或者已经尽到了护送、劝告义务,根据法律规定,即“当事人对造成的损害都没有责任的,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由当事人分担民事责任。” 赔偿方式是协商赔偿,具体赔偿数额协商后确定,不具有强制性,即使协商不成,家属提起诉讼的,无责任人也不一定担责,没有具体的标准可以参照或者依规而行。 相关 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依照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其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结语 共同饮酒后发生的事故导致死亡时,责任问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过错行为造成他人损害的,应承担侵权责任。对于有不当行为的共同饮酒者来说,如强迫性劝酒、纵容醉驾等,应承担连带责任。而对于无不当行为的共同饮酒者,如果尽到了护送、劝告义务,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分担民事责任。赔偿方式应通过协商确定,如协商不成可通过诉讼解决。因此,在共同饮酒后发生死亡时,责任的大小应根据过错行为和损害事实之间的因果关系来确定。 法律依据 (一)参加规范化培训、进修、对口支援、会诊、突发事件医疗救援、慈善或者其他公益性医疗、义诊;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第二章 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与管理 第二十二条 公共文化设施管理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开展公共文化设施及公众活动的安全评价,依法配备安全保护设备和人员,保障公共文化设施和公众活动安全。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22修正):第二条 赔偿权利人起诉部分共同侵权人的,人民法院应当追加其他共同侵权人作为共同被告。赔偿权利人在诉讼中放弃对部分共同侵权人的诉讼请求的,其他共同侵权人对被放弃诉讼请求的被告应当承担的赔偿份额不承担连带责任。责任范围难以确定的,推定各共同侵权人承担同等责任。 人民法院应当将放弃诉讼请求的法律后果告知赔偿权利人,并将放弃诉讼请求的情况在法律文书中叙明。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