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问题 | 取保候审期间能否离开居住地? |
| 释义 | 法律分析: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取保候审期间被告人可以离开居住地,但需经批准,并履行相关程序。被告人离开居住地且未经批准的,将会面临责任和惩罚。 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五条规定:“对于取保候审的被告人,可以适用限制出境的措施。”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三条规定:“对被告人实行取保候审的,可以给予限制出境、限制住所、限制活动范围等措施。” 3、《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八条规定:“被告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取保候审:(一)确实患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二)确因特殊原因需要取保候审,不致发生危害社会的;(三)犯罪嫌疑没有足够证据证明,而因家庭、生活、工作等情况,取保候审不致发生危害社会的;(四)承认罪行,表示悔罪,取保候审不致发生危害社会的。” 综上所述,取保候审期间被告人可以离开居住地,但需经批准,并履行相关程序。否则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和惩罚。 |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