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残疾证上的监护人有什么法律效力吗?
释义
    监护人应保护被监护人的权益,不得处理财产。残疾人监护人有两种情况:未成年残疾人的父母和不具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残疾人的近亲属。监护人不履职或侵害权益需承担责任,造成财产损失需赔偿。
    法律分析
    监护人应当履行监护职责,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财产及其他合法权益,除为被监护人的利益外,不得处理被监护人的财产。监护人依法履行残疾人监护人权利,受法律保护。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被监护人的合法权益的,应当承担责任;给被监护人造成财产损失的,应当赔偿损失。通常作为残疾人的监护人有两种情况:第一、未成年残疾人的父母是其法定监护人;第二、不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残疾人的近亲属,如配偶、父母、子女是其法定监护人。
    拓展延伸
    残疾证上监护人的权益与责任有哪些法律规定?
    残疾证上的监护人在法律上享有一定的权益与承担相应的责任。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监护人有权代表残疾证持有人行使权益,包括但不限于处理日常生活事务、签署合同、处理财产等。监护人应当尽职尽责,保障残疾证持有人的合法权益,并承担法律责任。他们需遵守法律法规,不得滥用职权、侵害残疾证持有人的利益。同时,监护人还应当为残疾证持有人提供必要的照料和支持,确保其生活和安全。对于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监护人可能面临法律追责和相应的处罚。因此,监护人应当充分了解相关法律规定,履行好自己的权益和责任。
    结语
    监护人是残疾证持有人的法定代表,拥有一定的权益和责任。他们应当尽职尽责,保障残疾证持有人的合法权益,并承担法律责任。同时,他们还应当为残疾证持有人提供必要的照料和支持,确保其生活和安全。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可能面临法律追责和相应的处罚。因此,监护人应当充分了解相关法律规定,履行好自己的权益和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2018修正):第八章 法律责任 第六十一条 违反本法规定,对侵害残疾人权益行为的申诉、控告、检举,推诿、拖延、压制不予查处,或者对提出申诉、控告、检举的人进行打击报复的,由其所在单位、主管部门或者上级机关责令改正,并依法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处分。
    国家工作人员未依法履行职责,对侵害残疾人权益的行为未及时制止或者未给予受害残疾人必要帮助,造成严重后果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依法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处分。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国务院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办法》的决议: 第十六条 本办法适用于党政机关、群众团体和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的干部,壹因工作需要由组织委派到集体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工作的国家干部。
    集体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老弱病残干部的安置,各省、市、自治区革命委员会可以参照本办法作出具体规定,其各项待遇,不得高于本办法所定的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2018修正):第一章 总 则 第十条 国家鼓励残疾人自尊、自信、自强、自立,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
    残疾人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履行应尽的义务,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7/27 21: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