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在医疗期内,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工伤保险制度的规定或者与劳动者协商一致的方式支付劳动者工资,其支付不得低于本单位同等岗位最低工资标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一条和第九十七条的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工伤保险制度的规定或者与劳动者协商一致的方式支付劳动者工资。而对于医疗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照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支付劳动者因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接受诊疗期间的工资待遇。需要注意的是,用人单位在支付工资时,不能低于同等岗位的最低工资标准。同时,用人单位还需支付劳动者基本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失业保险和职工社会保险等。 医疗期内如何计算工资?医疗期内工资的计算方法,应当根据劳动合同或者集体合同约定为准。如果没有约定,可以按照工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按月支付工资的,医疗期间的工资应当按照规定的月度工资支付。 在医疗期内工资的支付问题上,用人单位应当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给予劳动者应有的工资待遇。同时,劳动者也应当认真了解自己的权益和应尽义务,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一条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并依法签订和履行劳动合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