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个人隐私泄露的赔偿问题 |
释义 | 商家泄露个人信息构成侵权,消费者有权向法院起诉维权并要求经营者赔偿;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时,个人信息享有法律保护;商家不得要求提供与消费无关的个人信息,未经同意不得提供给他人;商家侵害个人信息应停止侵害、恢复名誉、赔偿损失;商家泄露个人信息将受到处罚,包括民事责任、行政处罚和公示。 法律分析 商家泄露个人信息导致生命权、健康权、姓名权、名誉权、肖像权、荣誉权和隐私权等人身权利受到损害的,构成侵权的,可以向法院起诉维权,有权要求经营者依法予以赔偿;导致财产受到损害的,有权要求经营者依法对其造成的损失予以赔偿。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享有身份资料、家庭情况、财产状况、通讯信息、健康状况、消费记录等个人信息依法得到保护的权利。 商家不得要求消费者提供与消费无关的个人信息;未经消费者同意,不得向他人提供消费者个人信息。商家侵害消费者个人信息的,应当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赔偿损失。 商家泄露个人信息处罚的具体内容如下: 1、经营者有下列情形之一,除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外,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对处罚机关和处罚方式有规定的,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 2、法律、法规未作规定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或者其他有关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可以根据情节单处或者并处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处以违法所得一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吊销营业执照: (1)侵害消费者人格尊严、侵犯消费者人身自由或者侵害消费者个人信息依法得到保护的权利的; (2)法律、法规规定的对损害消费者权益应当予以处罚的其他情形。 3、经营者有相关规定情形的,除依照法律、法规规定予以处罚外,处罚机关应当记入信用档案,向社会公布。 结语 商家泄露个人信息严重侵害了消费者的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消费者有权向法院起诉维权,要求经营者依法赔偿损失。消费者在购买和使用商品时,个人信息应得到合法保护。商家不得要求提供与消费无关的个人信息,未经消费者同意不得向他人提供个人信息。对于商家侵害个人信息的行为,应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赔偿损失。商家泄露个人信息的处罚包括民事责任和行政处罚,违法行为将受到相应的处罚,情节严重者可能面临停业整顿、吊销营业执照等严厉处罚。处罚机关将记录相关信息,并向社会公布,以维护公众利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九条 经营者收集、使用消费者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并经消费者同意。经营者收集、使用消费者个人信息,应当公开其收集、使用规则,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双方的约定收集、使用信息。 第十四条 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人格尊严、民族风俗习惯得到尊重的权利,享有个人信息依法得到保护的权利。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