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原告要求分割财产,被告有权提出 |
释义 | 离婚诉讼中,原告未提出分割财产,被告可以在法院判决前提出请求分割夫妻共同财产,但有条件,要么同意离婚,要么符合法律规定的婚内分割情况。离婚期间,个人名义购买、婚后共同还贷的房屋增值部分应平分;父母出资购买的房产产权归登记方所有;双方父母出资购买的房产归男女双方共同所有,按出资比例享有份额。 法律分析 一、离婚诉讼原告未提分财产被告是可以提的 1、离婚诉讼中原告没有提出财产分割的,被告可以在法院判决之前请求法院分割夫妻共同财产,但是被告提出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是有条件的,要么是同意离婚,要么是双方的情形符合法律规定的可以在婚内分割财产的情况。 2、法律依据:《民法典》 第一千零八十七条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 对夫或者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享有的权益等,应当依法予以保护。 二、离婚期关于房子的财产如何分割 1、婚庆以个人名义购买,婚后共同还贷的房子如何分割?房屋产权为归婚前购买个人所有,但婚后共同还贷期间,房屋增值部分价值,由双方共同平分。 2、婚后由一方父母出资为子女购买的不动产,产权登记在出资人子女名下的房产如何分割?该房屋产权归登记方所有。 3、由双方父母出资购买的不动产,产权登记在一方子女名下的房屋该如何分割?该房屋归男女双方共同所有,按父母的出资比例享有份额。 拓展延伸 财产分割纠纷引发双方权益争议 在财产分割纠纷中,原告提出要求分割财产,而被告则主张自己有权提出反对或其他相关要求。这种争议源于双方对财产权益的不同理解和追求。原告可能认为分割财产是为了维护自身的权益和公平分配财产,而被告可能主张自己在财产分割中应享有更多的权益或有其他特殊情况需要考虑。这样的权益争议需要通过法律程序和相关证据来解决,以确保公正和合理的财产分割结果。法庭将仔细审查双方的主张和证据,以最终做出公正的裁决,维护各方的合法权益。 结语 在财产分割纠纷中,原告提出分割财产要求,被告则有权提出反对或其他相关要求。这种争议源于双方对财产权益的不同理解和追求。原告希望通过分割财产来维护自身权益和实现公平分配,而被告可能主张自己应享有更多权益或有其他特殊情况需要考虑。为确保公正和合理的财产分割结果,法庭将仔细审查双方主张和证据,并最终做出公正裁决,维护各方的合法权益。《民法典》规定了离婚时夫妻共同财产的处理原则,同时也保护了夫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的权益。在具体情况下,婚后共同还贷的房产应按一定比例分割,而其他不动产的分割原则也有所不同。因此,离婚期间的财产分割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和法律依据来进行裁决。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2022修正):第七章 婚姻家庭权益 第六十七条 离婚诉讼期间,夫妻一方申请查询登记在对方名下财产状况且确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人民法院应当进行调查取证,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予以协助。 离婚诉讼期间,夫妻双方均有向人民法院申报全部夫妻共同财产的义务。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损毁、挥霍夫妻共同财产,或者伪造夫妻共同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的,在离婚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对该方可以少分或者不分财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章 家庭关系 第一节 夫妻关系 第一千零五十六条 夫妻双方都有各自使用自己姓名的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章 离婚 第一千零八十七条 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 对夫或者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享有的权益等,应当依法予以保护。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